中考作文应考复习支招:遴选素材(一)
http://www.newdu.com 2025/10/04 03:10:0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方法指津] 有人曾说,一篇文章的成败往往不是在动笔之际,而是在动笔之前。这个动笔之前恐怕主要是针对选材而言的。我们很多同学的中考作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语句通顺,但就是无法感染读者,当然就评不上高分。究其原因,主要是选材不理想。那么,在选材方面,我们该怎么着手呢。 从记叙文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组织材料力求精当 要写好一篇记叙文,我们首先要组织精当的材料。要做到精当,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材料不能游离主题。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你所组织的材料一定要契合文章主题。如《我的引路人》一文,笔墨应集中在引路人身上才算抓住了重点。可作者却大写特写我自己,这就偏离了文章轨道,难以突出文章的主旨了。 2.材料不能胡编滥造,这就是说,组织材料应力求真实、准确。那种在车厢内将歹徒踢出三四米远的情节是虚假的,那种老师带病上课昏倒于讲台的故事是不可信的,那种拾到东西一等几小时的事例是经不住推敲的。这些胡编滥造的材料只会弄巧成拙,影响文章的质量。 3.材料不能过于狭窄。不要一写奉献爱心,就是给希望工程捐款;一写家乡变化;就是盖了平房盖楼房,买了彩电买摩托;一写母爱,就是织毛衣,送雨伞;一写老师,就是补功课,解难题还有,不要动不动就与学习攀亲:《我这个××谜》我这个学习谜;《我懂得了珍惜》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我在花季》在花季中努力学习;《我在努力》在学习上努力;《起点》把这次学习上的进步作为新的起点生活是如此广阔,方方面面都有作文素材,为什么只选择学习这一点呢? 二、遴选材料力求新颖 组织材料之后,接着就是对材料进行遴选。这一过程包括鉴别、比较、筛选、取舍等方面。所选材料应力求新颖,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怎么新呢? 1.新在独具慧眼。材料要新,选材者需有一双慧眼。比如《我爱家乡的秋天》一文,很多同学选材不外乎秋天景色如何迷人、秋天硕果如何喜人、 秋天收获如何醉人等。而有个同学却选用这样一则材料:秋季的某日,全家人高高兴兴去参加选举。妈妈打扮一新,爸爸放弃了一笔可观的生意,行动不便的爷爷奶奶也结伴去投自己神圣的一票。作者感受到了改革的春风吹过来的浓浓的民主空气,他认为这是最值得讴歌的金秋。好一则充满时代气息的材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