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语文 > 中考作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作文应考复习支招:遴选素材(一)(2)


    2.新在独运匠心。有时,你可能对组织的材料举棋不定,这时你最好以你的匠心度一度他人之腹,再决定材料的取舍。
    例:《还我课外天地》一文,现有三则材料可供选用
    ①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不能顾及课外天地。
    ②学校、家长卡得紧,不敢顾及课外天地。
    ③课外天地充斥着武打、凶杀、色情,不愿光顾课外天地。
    你不妨想一想,①②两则选用者肯定很多,③则会少一些,你便可淘汰①②而取③。
    3.新在独辟蹊径。这蹊径往往表现为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如:反映差生受歧视的文章多如牛毛,同学们笔下的差生遭遇大多相同:老师冷嘲热讽,同学白眼相向,父母拳脚相加。而有个同学却以《幸运》为题选取了这样一个角度:
    班主任的晚自习,大家都抄黑板上的作业。我这个差生在最后一排,眼睛近视没法抄。于是我向前面的同学借光,恰巧班主任发现了:讲小话,罚你在讲台边抄。我 在讲台上抄起来,仿佛第一次发现老师的字写得那么大,那么工整,那么清晰。抄完后,我回到
    座位上,周围的难兄难弟一边抄我的,一边说:你真幸运,老师罚你上去,这么快就抄完了,要是我也被罚上去就好啦!听到他们的羡慕声,我心头涌上一种从未有过的幸运和满足。全文以幸运写不幸,以乐境写哀情,多么独特的角度!
    三、提炼材料力求艺术
    不少同学总是抱怨生活太平淡,没有精彩的东西入文。其实,这主要是不会艺术地提炼材料。那么怎 样提炼材料呢?
    1.变一般为典型。艺术组合就是一种好方法,它是将分散、零碎的材料进行巧妙的组合和嫁接,创造出更具典型的内容。如有篇《中学生的一天》的习作,作者巧妙地将劳动委员罚扫寝室、老师罚站、食堂管理员罚款、班主任罚写检讨集中于我的一天,以此反映学校以罚代教的问题。这样将不是发生在同一天的事集中于一天,不但没有失真之感,反倒更具有戏剧性。
    2.变单薄为丰厚。这是指增加材料的立体感、层次感、厚重感,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度。如一同学写《夏天的歌》,先写因阴雨连绵农家的稻谷没法晒而开始发霉,乡亲们一筹莫展。再写政府决定减免有关提留,村民们十分激动,文章表达了政府爱人民这一主题。后来作者又加上这样的内容:大家考虑到不能光靠政府照顾,还要开展生产自救,减少损失。这样,主题变成了政府爱人民,人民爱政府,文章的内蕴变得丰厚多了。
    3.变肤浅为深刻。这是指材料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使文章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如一个同学写《荒》,先写农村许多人外出打工田荒,再写菜园无人管理园荒,最后 写家里无人照管孩子,父母干脆让读书的姐姐下学带小孩人荒,这样一组织材料,使文章的主题显得特别深刻。
    从议论文来看,也需要占有大量的材料,特别是在论述中,需要运用不少的材料来作论据,那么,我们可以充分地进行论据的分类搜集整理。比如,我们可以按爱国篇、时间篇、理想篇、事业篇、勤奋篇、友谊篇、成败篇、求知篇、美丑篇等若干方面搜集论据,建立起自己的论据库。
    写说明文的材料则要做到准确、翔实。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