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语文 > 中考作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试题资源:2010届中考语文作文专题训练1


    放飞想象的翅膀
    ——中考写“思”类作文专题训练
    【学习目标】
    1.重视想象在中考作文中的重要作用。 2.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3.能根据相关内容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改写。 4.培养想象能力,养成敢于创新的写作意识。
    【考点聚焦】
    1.故事接龙类:题中给出一段材料,要求续写出后面的情节甚至结局。 2.故事创编类:题中给出一则漫画,或某种情景,或熟知的故事材料,要求写出一篇记叙文或一个新的故事来。 3.情景描摹类:题中给出某诗词片断或图片画面,要求入情、入景、入微地描摹出来。 4.科幻设想类:或直接给出文题,或假定特定情景,要求想象人或事物的状貌。 5.寓意寄托类:给出文题,规定文体,要求在其中寄寓某种生活哲思或感悟。
    【知识累积】
    想象是人们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想象是作文创新的基础。若将作者的生活感受比作金子,不管这感受多么丰富,倘若没有想象,也不过是一座沉睡的金矿。写想象作文应把握如下内容: 1.想象的分类 想象从其有无目的性划分,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根据创造性的强弱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幻想和联想是两种特殊的想象方式。
    所谓无意想象,就是没有特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初级形式的想象往往如此。例如,不由自主地随别人对故事的讲述而想象故事中的情景;看到天上的白云而把它想象成人的面孔,奇峰异兽或某种动物等。
    所谓有意想象,即带有目的性、自觉性的想象。根据其创造性的强弱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现成的语言或其它手段(如图片画面)的描绘在头脑中再造出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所谓“再造”,一方面指这些形象不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而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示意再造出来的。
    另一方面,再造想象并不只是对于作品所描绘的形象的简单接受和原封不动的“克隆”,而是通过自己的大脑,在词的作用下,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形象记忆去领会和体验。创造想象是根据预定的目的,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是架设在某一事物与其它与之相似,相反或某种联系的各种事物之间的桥梁,联想是想象的初级形式,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时都有联想,想象和联想往往结合起来运用。
    幻想是在愿望支配下不与现实生活直接相结合的想象。幻想体现想象者的愿望,但还不能立即去实现,所以,幻想是远离了现实的想象。
    2.想象的过程特点 (一)分解 即对生活中获得的大量表象加以分析,从同类现象的各个表象中提炼和分离出最有普通性和代表性的特征。如人体可分解为头颈、躯干、四肢;狮子也可分为头、身、尾等。
    (二)综合 ①粘合:这是最为简单的形式,一般把日常生活中从未结合过的品质、属性部分粘合在一起,可以创造出许多童话形象(飞鸟、美人鱼、狮身人面……) ②夸张:其特点包括对象的扩大和缩小。如印度神话中的千手佛,是对手数量的夸张;童话《小拇指》里主人公生下来只有小拇指那么大等等。 ③典型化:就是把来自生活中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使之向某一点发展、转化。如《西游记》里孙悟空、猪八戒;《白蛇传》里的白娘子都是靠这种典型化的想象塑造出来的典型人物。
    3.驱遣想象的三种角度 ①推测想象。凭借已知的推测未知,凭借原因推测结果,从事物现在的情况去推测过去和未来的情况。 ②假设想象。从主观愿望出发,设想某一人物或事物在别的时间、地点、环境会有什么情况或变化。像“假如……”之类的话题。 ③幻化想象。人在生活中处于特别激烈的欢喜、悲伤、兴奋、恐怖等状态下时,就可能产生错觉或幻觉,可有意识地运用错觉或幻觉展开想象。
    【卓越思维】
    想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想象是创造力”。想象作文,就是在想象的基础上写作文。想象作文,不管是话题的、命题的还是供材料的、看图的,都需要展开想象。 想象作文历来是中考的热点,如何写好想象作文呢? 首先,想象要合情合理 同学们在写想象作文时,常常出现不合情理的想象。
    如有同学在一篇《浪漫的李白》想象文章中,写李白在皇宫畅饮之后,又去“卡拉OK”厅唱歌,这样的想象就让人捧腹了。想象必须来源于生活。如果说想象是空中美丽多姿的风筝,那么现实生活就是手中的线。因而,我们在写想象作文时,表现过去和现在,一定要注意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生活水平、风俗人情、语言服饰等各个方面的差别,不可以以“今”代“古”,亦不可以“古”代“今”。
    其次,在展望未来的时候,更要清楚地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的情况,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要科学地描写未来的发展趋势,不要一味追求“大胆”而虚幻得“天花乱坠”,不可理解,更不应出现前后矛盾,甚至知识性方面的谬误。 其次,想象要丰富多彩 生活本身就蕴藏着无比丰富的想象源泉。只要我们在写作时放飞联想和想象的双翼,你就会写出奇思妙想的华章。
    怎样使你的想象丰富呢?一,用多点辐射拓展想象的广度。即以写作的中心为圆点,向四周辐射,要放开思绪,让思绪的线条纷纷延伸。如写《雨中我想起了……》这个文题时,可想到“第一次淋成落汤鸡的情形”,想到某种感伤,想到雨中的一次抢险,想到抗旱时的一场及时雨,想到雨中电视上某个激动人心的画面……二,用纵横勾联挖掘想象的深度。就是对一个材料、文题、图片或话题进行纵向地畅想,可以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地去畅想,可以古今中外,神思飞越地去畅想。
    只有这样打开思路,才能写出丰富多彩的想象佳作。 第三、想象要新颖神奇 想象也需要创新。开始写想象作文,我们往往“抄袭“别人的想象,喜欢“人想亦想”,如一看到星星就会想到是眼睛在眨呀眨,一看到月亮还是写它像弯弯的小船,这样的想象作文既不新颖,更不神奇。如何新颖神奇呢?首先要在丰富的想象内容上精选与众不同的“点”来表现生活的“面”。
    那些独具匠心的创想,更是想象作文青睐的金点子。如一篇表现母爱的中考佳作《想起娘亲》中,有位考生写到“袅袅的炊烟,是娘亲温柔的手,琢磨出的生活醇香”,用“炊烟”的轻柔来想象母爱的温柔,多好!还有篇写《太阳》的想象作文这样“想”到:“抬头看太阳;它的脸是红彤彤的,太阳看我,我的脸也变成红彤彤的,都是红彤彤的脸,肯定是对双胞胎。”
    把太阳和我想象成“一对双胞胎”真是神奇! 想象是创造之母。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南朝的刘勰曾这样形象地强调了想象的妙趣和作用: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音,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我们更应关注生活,博览群书,强化科学意识,打造创新思维,放飞想象的翅膀,让奇彩华文跃动在你的笔端。
    【知能解读】
    [中考名题]
    [文题之一] 请以“梦”作为写作内容,写一篇作文,或说明有关梦的知识,或记叙有关梦的人或事,或议论梦的有关问题,或在梦中驰骋想象的翅膀…… (2000年陕西省中考题) [教师指路] 此题中要求以“梦”为写作内容,从题中要求语“或在梦中驰骋想象的翅膀”中可知与写想象作文有关。构思此类作文,首先要畅想以拓展写作的内容。如寒门苦读的学子,梦想金榜题名;饱经沧桑的农民,梦想五谷丰登;胸怀大志的将士,梦想精忠报国……人人都有一个梦。 你在写作前也可以写自己在梦中变成一尾神奇的金鱼,演绎人生的酸甜苦辣;也可以写自己在梦中驾“神州8号”宇宙飞船,正率地球公民移居火星呢…… 写此类文章,要注意两个方面问题:其一,想象要丰富。即在时代发展和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尽情畅想未来,畅想梦中未来的日新月异;其二,立意要健康。畅想未来时,不能违背国家的宪法和政策。如不能想象中国将来侵略别国,称霸全球等。 写此类文章,可以采用多种文体,如童话、寓言、小说、戏剧等。
    [文题之二] 以《西游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题自定,文体不限,角度自选。 (2001年福建漳州市中考题) [教师指路] 作为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是想象作文的源头活水。此题宜写成“故事创编类”想象作文。首先要巧拟文题,其次要多角开发。可根据自己表达的重点多侧面地拟题,如《“猴哥”告如来书》、《唐僧的遗憾》、《白龙马另眼看“西游”》等等。如拿《猪八戒给高老庄的一封信》,可以猪八戒与高玉兰为主人公,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编出一则新故事,影射现实世界中的人;也可以抨击那些贪图名利、好吃懒做的社会不良风气。写此类文题,需学会编述故事,编述故事重在“编”上,怎么编是关键,要“编”得得心应手,要编得自圆其说,无论怎么编,都要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切不可“胡思乱想”。
    [文题之三] 难忘的初中生活结束了,过去的日子里,你可能有过成功的喜悦,也可能有过成长的烦恼,但是,一个崭新的明天正在我们面前展开,明天充满希望,明天令人向往……明天究竟怎么样?请以“明天”为话题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2.内容具体,能展示自己的情怀,展望美好的明天。 3.不少于600字。 (2002年四川内江市中考题) [教师指路] 此题宜写成“状况设想类”想象作文,“明天”这个话题,就是题中所设置的情景,要求展望出人或事物未来的状貌。写此类文章首先宜化大为小,选好切入角度。“明天”是一个内容很宽泛的话题,写此文时,切忌泛泛而想,任意挥洒,宜先选好切入角度,而且切入的角度宜小一点,巧一点为好。如写“我”对自己明天的想象,可从我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切入来表现我对未来的美好的憧憬。 其次宜化虚为实,设好表现情景。“明天”也是很虚幻的话题,如果一味空发议论,突发奇想,那就会“想”而不“像”,因而在表现技巧上应多化虚为实,多创设情景,让未来的一幅幅如诗的画卷流动在你的眼前。 第三宜化浅为深,升化文章立意。仅仅停留在对自我明天的设想,未免过浅,文章可从一个较小的角度去表现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一个地球的明天,这样写就升华了主题。
    [文题之四] 风雨中的_________(补全题目再写作) 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03年湖南长沙市中考题) [教师指路]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从题干中“风雨中的”这个特定情景来看,此题可写成想象作文。如写此类题,首先要围绕“风雨中”进行畅想,让许多生动画面闪过,从中找出自己最满意的表现内容定格下来。其次,根据自己的表达中心的侧重而精心梳理“想象点”,再进行多角度构思。 可从平实的角度构思。如:风雨中的我,风雨中的一次争吵,风雨中的成长…… 可从新奇的角度构思。如:风雨中的一次微笑,风雨中的春潮,风雨中的一次握手…… [魔师点化] 写此类想象作文,要特别注意以下方面: ①拟题要新巧,文笔要鲜活,想象要精妙。 ②不可思路不畅,“想”而不“像”,写成“流水帐”。
    【专题突破】
    [文题之一] 当代人读《愚公移山》可能会产生新的感悟和思考,试根据《愚公移山》的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限文体,题目自拟。 [构思点拨] 这是根据一则人们熟知的寓言故事进行创编的想象作文题。《愚公移山》的故事人人皆知,写作时能极大地激活考生的思维,使之产生联想和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此类题的写作,立意新颖是重要因素。 联想和想象是关键。写作时,可先找准切入点,如写愚公后传,愚公精神在社会各行业各阶层的体现,写当今社会应该移动之山,如一些落后的思想、行为等。其次,要选择新颖的表现形式,如:故事新编,小小说等。
    [例文参读]
    崔永元与愚公实话实说 采访时间:公元2002年12月6日 采访地点:“实话实说”栏目现场 采访人:崔永元(以下简称崔) 被采访人:愚公(以下简称愚) (音乐声起,掌声雷鸣) 崔: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实话实说”,今天我们为大家请到了率众子孙开山辟路的愚公。愚教授,您好! 愚:大家好!小崔,久闻大名,今日得以相见,幸会幸会! 崔:哪里哪里!我和您比起来,就是一无名小辈!好,我们现在直接切入正题,我问您一个问题:有许多人对您当年那么一筐土一筐石地开山不满意,对您的做法也褒贬不一,您是如何看待这些说法的? 愚:其实当时想法很简单,就是因为大山挡住了路,想给后代办件好事,如此而已。
    至于那些愚呀、蠢呀的说法,让他们说去吧,我走自己的路。 崔:你可真够胆儿大的,连鲁迅的话也敢改!(全场再次大笑) 愚:现在不是流行一句话,叫“与时俱进”吗?我当时就想到,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科技也会不断发展,于是,我不厌其烦地教导子孙们要不断进取、开拓创新,我们当时定了几个方案,如用炸药、用钻机等。当然万一这些不成功,我们就把此处办成旅游景点。所以,我们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应该大胆改革,最近不是有本卖得很热的书叫《谁动了我的奶酪》吗?我很欣赏作者的观点,我也准备出本书,叫《谁动了我的大山》,阐述我的新思路与新体会。(全场掌声响起) 崔:“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星星已不是那颗星星,愚公也不再是那个愚公。
    听说您办了一所“创新大学”,并亲自为学生授课? 愚:对,新时代新景象,希望大家与时俱进,摒弃老愚公,接受一个勇于创新的新愚公! 崔:好,让我们为新愚公鼓掌!让我们一起到“创新大学”报名! (谈话在笑声与掌声中结束) (选自《语文周报》2003.12.25 作者:杨晓丹) [例文评点] 文章采用“访谈”的形式,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崔永元和愚公进行今古对话,让愚公直接面对当今现实,新颖别致。从立意上讲,作者赋予愚公精神以全新的内容,使愚公精神得到全新的诠释,体现出新思想、新感受。全文语言诙谐幽默,表现力强。
    [例文参读]
    愚公移山后传 话说愚公移山的诚意感动了天帝,天帝命夸娥氏二子搬走了太行、王屋两座大山。之后,愚公一家出入方便多了,过上了安逸舒适的生活。全村人都夸赞愚公为大伙儿办了件大好事,愚公的脸上整天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一天,愚公修好被洪水冲垮的责任田边的埂堰,正准备回家,突然,背后传来一声呼喊:“愚公老哥,等一下,我有话跟你说。”愚公见是河曲智叟,笑问:“你有何事?”智叟一脸惋惜的表情,叹口气说道:“老哥啊老哥,当初你不听我劝,现在怎么样,被人家告啦!”说着,他拿出一张纸递给愚公。愚公接过一看,是法院的传票,上面赫然写着这样几行字:“愚公,男,籍贯汉阴,家住北山。限×年×月×日到本法院接受审判。”落款是“碧水县绿色法院”。
    愚公看完传票,呆望着远方,愕然无语。 几天后,“绿色法院”开庭审理此案。首先由公诉人“绿色卫士”发言,他说:“太行、王屋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方七百里,高万仞,生有大片原始森林,其中不乏珍稀动植物,更兼碧水蓝天,风光秀丽。北山愚公为一已之便,毁林移山,致使汉阴一带几成不毛之地,年年春季风沙肆虐,夏天洪水泛滥,秋季颗粒无收,冬天满目萧条。这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的严惩!” 愚公振振有词地争辩道:“我不也是为了全村人好吗?两座大山横在村前,外出很不方便,我们几乎与世隔绝,山外的姑娘都不愿嫁到我们村里来,我们村都成‘光棍’村啦!我挖山,虽然砍了一些树木,但都给村里的小伙子盖了新房,给娃娃们做了桌椅,并未据为已有,我何罪之有?” “绿色卫士”激昂地批驳道:“你只为眼前利益毁林砍树,却忽略了森林对人类的巨大作用:它能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护田……”愚公有些慌神了,忙辩解道:“地球上森林多的是,我才砍了几棵树,不过是九牛一毛,能对环境造成多大影响呢?”“绿色卫士”当即向法庭出具了一组图片证据,理直气壮地说道:“且不说亚马孙河流域因毁林垦荒造成的生物灭绝,也不说黄河因水土流失被外国友人喻为中华民族大动脉破裂,单说我们这里的沙尘暴和涝灾,就足以让人痛心疾首。前几天,你家的责任田不是刚被洪水冲毁了吗?难道这不是乱砍滥伐造成的恶果吗?” 是啊,近年来,天气就像跟谁赌气似的发泄着它的不满,汉阴一带十年九涝,不涝即旱。想到这些,愚公惭愧得低下了头。 法院最后头判决如下:愚公挖山意志坚定,精神可嘉,值得学习。但滥伐树木,破坏生态环境,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本应重判,念其年事已高,又系过失犯罪,特给予从轻处理。根据《森林法》第×条第×款规定,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监外执行,并罚其植树10万棵。 愚公颤抖着双手接过判决书,既后悔又坚定地说道:“我以为自己为大家做了件好事,却不知道犯了法,这都怪我环保意识淡薄啊!今后,我要率领我的子孙们植树造林,做一个新时代的愚公。” 晨光里,夕阳下,人们又看到了愚公那勤劳的身影…… (选自《作文》2003.12 作者:刘臣) [例文评点] 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想象作文的创新色彩,它新在别出心裁的立意。文章一反别的文章对愚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精神的赞美,而指出愚公挖山违反了《森林法》,令人耳目一新。它新在别具一格的构思手法。文章用法庭审判的形式来表现愚公从被起诉到败诉的过程,令人捧腹叫好。它新在别有趣味的语言。全文情节曲折,文笔亦庄亦谐,令人叹赏。 [文题之二] 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被打断了腿之后,他的命运将会怎样?试根据小说内容进行续写。 要求:1.想象要丰富,记叙描写要具体,情节展开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2.在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前提下,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构思点拨] 此题属续写类想象作文题,要求发挥想象写出孔乙己断腿之后将可能发生的情节及其命运境况。构思可采用顺向构思,如可写孔乙己断腿之后人们对他的鄙夷、奚落与冷漠,最后孔乙己在肉体摧残与精神折磨的双重打击下死去;也可采用逆向构思,即想象孔乙己有一次奇遇,地位发生了较大变化,周围的人像变色龙一样对他讨好、拉拢借以表现当时世态炎凉和某些典型人物的丑恶嘴脸。无论顺向构思还是逆向构思,都要达到鞭挞丑恶,褒扬良善的目的,人物的描写都要符合自身性格特征。 [例文参读]
    孔乙己奇遇 孔己从酒店里出来,慢慢地挪到一座庙前。他心想:我孔乙己自幼熟读经书,不想落到如此地步。当年同窗丁举人狗屁不通,仗着家里有钱,贿赂考官才弄了个举人,现在,竟然如此欺人。他越想越气。这时,阵阵寒气扑来,天上下起鹅毛大雪。孔乙己饥寒交迫,昏了过去。 也是孔乙己命不该绝,却说那范进中举之后,前来绍兴赴任。只见他头戴纱帽,身穿葵花圆领衣,玉带,皂靴,坐在轿中,母亲、妻子也是锦衣绣带,满头珠翠。胡屠户跟着范进做了贴身护卫。一行人前呼后拥,好不威风。因遇风雪,到庙中躲避。胡屠户来报,说是庙门口僵卧着一人。范进走近一看,那人身穿破夹袄,面色蜡黄,乱蓬蓬的头发活像个鸡窝,蜷着两腿,下垫一蒲包,用草绳挂在肩上,手里还拿着一本破书。范进心想,此人定是读书之人,不知何故昏倒在此。想起自己当初的窘境,他便起了怜悯之心。于是,吩咐左右,将其救起,带往绍兴。 到了绍兴,范进请来郎中为孔乙己治病。孔乙己本无大病,调养了几日,便如旱苗遇甘霖,复苏过来。只是腿已折。完全康复还需些时日。范进一有空闲,便与孔乙己谈论经书,“之乎者也”,“子曰诗云”。因情投意合,两人便结拜为兄弟,范进又让孔乙己当了师爷。 转眼已过半载,孔乙己的腿也好了。一日,孔乙己来到咸亨酒店。掌柜的抬头下看,只见孔乙己穿一身崭新的长衫,面色红润,左手捋着胡须,右手摇一把折扇,一步一摇地走了进来。掌柜的急忙迎上去,满脸堆笑地说:“孔老爷光顾小店真是蓬荜生辉。快,快里面坐。”说着,便领孔乙己到隔壁找了个雅座,并用袖子抹了抹桌子。孔乙己将一串大钱扔在桌子上,说:“这回,要上等好酒,将以前欠的钱一并还清。”掌柜的赶忙从柜台里搬出绍兴老酒,赔笑道:“孔老爷见外了,你欠的钱我早从黑板上擦去了,再提此事就是看不起小的。”一边说一边给孔乙己倒酒。掌柜的只顾献殷勤,忘了住手,酒竟流了满地。孔乙己见状,摇头曰:“半生潦倒无人怜,时来运转满地酒。” 正在这时,丁举人一步闯了进来。孔乙己一愣,还未反应过来,丁举人就作揖道:“恭喜孔老兄,愚弟这厢有礼了。”孔乙己扭过头去,并不理会。丁举人忙又施一礼:“都是小人该死。读书人拿书乃勤学之举,何罪之有?吾楼中存书甚多,就送与老兄罢。”孔乙己还是不理。丁举人急了,道:“当初咱们同窗十载,亲如骨肉,仁兄若不原谅,小弟今天就死在你的面前。”说罢,就要往墙上撞。孔乙己这才作罢。短衣帮们也都前来搭话道:“孔老爷福大命大造化大,莫和小人一般见识,日后还望多多关照。”孔乙己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态,说道:“汝等休要客气。”接着,又讲些叫人半懂不懂的之乎者也之类的话。众人频频点头,称赞孔乙己有学问。一群小孩儿不知从何处蹦了出来,吵着向孔乙己要茴香豆吃。掌柜的忙端来几碗递给孔乙己,孔乙己将其分给孩子们。孩子们这才一蹦一跳地散开了。这时的咸亨酒店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过了几日,丁举人又亲自登门做媒,欲将自己18岁的妻妹许配孔乙己为妻。此正是: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居深山有远亲。趋炎附势众生相,孔范奇遇警世人。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选自《创新作文大全》作者:杨继超) [例文评点] 这是一篇构思新颖,想象丰富而奇特的续写妙文。全文紧扣“孔乙己”奇遇中举后的范进,刻画出了掌柜的、丁举人等趋炎附势的丑恶嘴脸。巧用反讽,幽默风趣之中引人深思。 [例文参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