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语文 > 中考作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语文资源:初中生作文创新导学[二]


    初中生作文创新导学(二)
    分类:写作指导
    作文指导六:点化首尾
    [方法指津] 开头结尾在文章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能提炼中心,完整结构,吸引读者。它能使文章锦上添花,令阅卷者倦处生神。如何写好开头和结尾呢?下面分别解说。
    开头技巧
    一、直奔主题 直奔主题是一种开门见山的写法,常有四种形式。
    1.要素式。多用于记叙文的开头,起笔交待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要素,使读者在开端即获得对文章内容的大致了解。
    2.情节式。开头在不作任何铺垫、不进行任何渲染的前提下直接展开故事情节,从而使文章简洁明快。
    3.首括式。在文章首段概括全文内容点明全文意旨,以利于读者理解和把握文章意思。
    4.论题式。或者首句提出论点,或者首段亮出观点,毫不拖泥带水,显出议论、评说的鲜明态度和写作的力度。
    二、设置悬念 设置悬念能增添文章波澜,展现文章的布局之美。
    1.先摆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2.先截取一个精彩的事件片断。 3.先交代一个起线索作用的物件。 4.先安排一个引发故事的场景。 5.先显示故事或人物的结局。
    三、引用材料 引用的材料须短小精悍、为我所用。引用方式可直接,可间接。
    1.事例性材料。如真实的事件、真实的人物事迹、真实的现象等等。
    2.史例性材料。如历史上的有关盛衰兴亡、言战谈和、交朋结友、修身治学、为人处世等各方面的材料。
    3.语例性材料。如箴言睿语、格言警句、佳词名句以及俗语、谚语等等。
    4.文例性材料。如小寓言、小故事、小诗、小散文诗、小哲理诗等。
    四、描写人物 人物描写开头法的笔法多种多样,可主要分为三种。
    1.描述式。或从语言,或从行动,或从外貌,或从心理,或从特征,或从语言、行动、外貌、心理的综合角度,客观地描述介绍人物。
    2.介绍式。从人物性格的角度,人物经历的角度,人物特征的角度,作者与人物关系的角度,介绍作品中的人物。
    3.烘托式。从环境与人物角度描写刻画人物,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展现身手,环境为烘托人物服务,环境和人物共为一体,出现在作文开头。
    结尾技巧
    一、顺其自然 一般来讲,顺其自然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叙述式。写人记事结束,文章也随之结束。
    2描绘式。在写人记事作品中,以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的描述来收束全文。
    3说明式。在说明文中,事物被说清楚了,文章也就结束。
    4评点式。文章在摆事实讲道理后,用三言两语点评作为结尾,给人自然有力的印象。
    二、呼应篇首 这种方法可使文章首尾圆合,结构完整。
    1复现式呼应。文章开头的抒情、议论、人物描写、场景设置、说明要点等等,在结尾重复一次,首尾相比,语句略有不同。由于开头结尾对同一内容反复强调,使文章的主旨更加突出,同时使文章的首尾结构具有一种回环之美。
    2虚实式呼应。文章开头写实,结尾为了深化文章的中心或者为了突出文章的意境而进行虚化描述。这种虚实式的结尾经常用于记叙文,能给读者以意境之美。如杨朔的《荔枝蜜》,开头抑,结尾扬,但同时又是开头实,结尾虚,作者通过写梦,将文章的寓意推到更高层次,深化了主题,升华了意境。
    3对举式呼应。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首尾呼应方法,主要用于那些以“引用”手法开头的文章,即开头引用一种材料,结尾也用一种材料,两段材料首尾并举,共同为文章的中心服务,并显示出文章的结构之美。
    三、揭示主旨 就是在文章结束时把主题思想表现出来。
    1总结评述式。结尾收拢笔势,对前文内容进行高度的概述和明确的点示,从而显现作者写作此文的题旨,把作文内容凝聚到鲜明的主题上来,给读者以豁然开朗之感。
    2蓄势引申式。这种结尾不是对全文内容直接进行评述、总结、概括或点示,而是宕开一笔,深化一层,将全文的内容引申到一种深刻的意义或深化的意境中去。可以说,在这样的文章里,全文的铺叙、描写,都是为了结尾那含义深刻的“一刹那”,都是为结尾“蓄势”。
    3寓意点破式。此类结尾专门用于寓言。在一篇短短的寓言之后,有时可用寓言中“人物”的语言进行点题,有时则可用作者的旁白进行点破。由于有了这种点破,寓言的主旨、意趣便赫然显现,寓言的“身体”便活现出“灵魂”。
    【新题导练】
    文题一:朋友
    [点拨] 此文题可引用与朋友有关的诗句、名言、歌词开头,引用宜短小精悍、浑然天成。
    此文题可直接介绍写作对象开头。或是点击一群朝夕相处的同学,或是锁定一条颇通人性的小狗,或是交待一台相依相伴的收录机……
    此文题可用写景抒情的方式开头。或描写蒙蒙的细雨,或描写绚丽的晚霞,或描写美丽的柳林……这描写的景物就是人物活动的背景。
    此文题可引用与朋友有关的诗句、名言、歌词等结尾,以呼应开头,点示主旨。
    此文题可直接抒情结尾,用一两句简短的话点明感情的真挚、友谊的珍贵、思念的强烈。
    此文题可用间接抒情的方式结尾,或呼应开头的景物描写,或浮现人物音容笑貌,或回味朋友间的交往细节。
    文题二:最快乐的时刻
    [点拨] 此文题可用自然式开头。在不作任何铺垫和渲染的情况下,直接引入故事,直接铺展情节。此文题可用设置悬念式开头。先写一种与平时不同的快乐气氛,这种气氛令人疑惑,令人急于打听,由此引出下文。此文题可用特写式结尾。特写是对最快乐时刻精彩描摹,让这特写镜头深深的嵌入读者的脑海。此文题可用歌声笑声结尾。以传递人物心情,以增添喜剧气氛。
    作文指导七:锤炼语言
    [方法指津]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任何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深刻的立意,最后都要以语言作为载体。
    一、变空泛为具体
    不少同学在写记叙文时往往只有空洞的叙述,缺乏具体的描写,读来味同嚼蜡,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考卷发下来了,我的语文超过了 90 分,我非常高兴。可有几个同学却说我是抄的,在我面前说了很多讽刺话,这对我刺激很大,更增添了我学习的信心。
    这种非常空泛的叙述在学生习作中颇具代表性。同学们怎么讽刺的?对我造成了怎样的刺激?我心态怎样?毫不具体。我们不妨变动一下:
    成绩公布了。哈,92 分,万岁!我想叫想唱,想蹦想跳,想让所有我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分享我的喜悦。几个同学走过来,我笑着迎上去,准备接受他们的祝贺。哪知钻进耳朵的是一串嘲讽——“瞧那得意劲,麻雀变凤凰了!”“哼,抄的分也自豪!”“嘻嘻嘻……”“哈哈哈……”“轰!我头脑一炸,眼前暖融融的阳光一下变得冷飕飕的。我想 哭,痛痛快快的哭!不,我不能哭!我要用更多的 90 分向他们证明:我这只麻雀能变成凤凰!
    二、变冗繁为精美
    以微型议论文为例,字数一般限制在 200 ~300 字之间,这就更需注重语言的锤炼。一个同学通过锤炼,只用了一组排比句:“正因为贝利不懈地追求,才有 1200 多次精彩的足球射门;正因为巴尔扎克不停地进取,才有包含 94 部小说的《人间喜剧》;正因为爱迪生不断地开拓,才有 1000 多项举世瞩目的发明。”这组句子简洁、精美,很好地体现出“微型”的特点。
    三、变平庸为神奇
    有些同学写文章信笔涂鸦,很不注意推敲语言。其实,很多句子只要稍加“修理”,就可化平庸为神奇。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秋天刚到,一些黄叶就落了下来。
    ②桌子上,蜡烛在燃烧。
    ③又考砸了,我在失望中苦恼。
    ④我呆呆地盯着窗外,只见长长的雨丝不断地飘落。
    ⑤天啦,要迟到了。我掀开被子,从床上爬起来,拿过衬衣,穿上鞋子,几步跑进厨房,找出牙刷,挤上牙膏,胡乱刷了几下,然后拿起毛巾,在脸上洗了几把,飞快地跑出屋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