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历史 > 知识点总结 > 中国古代史 >

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商鞅变法


    1.背景: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2.目的: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获胜。
    3.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4.内容:
    1)政治:
    ①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②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③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④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2)经济:
    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③统一度量衡。
    3)军事:奖励军工,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5.意义:①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②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