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在中考中频繁出现是一种来势不可抵挡的深刻变化,为此: 1.我们应了解、知道、确立“话题作文”的观念,要习惯于“话题作文”,就像习惯于“命题作文”一样。这样就可以尽快地“进入角色”,从心理上、从技能上适应“话题作文”的训练写作与应试写作。 2.我们应进一步了解、熟悉“话题作文”的重要特点: (1)话题作文一定有一个“话题”,“话题”的作用就是引出你的“话”,引出你的文章。 (2)话题作文只有“话题”而没有规定的题目,它方便我们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地选写自己最能写、最好写的内容。 (3)话题作文是“除诗歌外”的作文,甚至是“不限文体”的作文。它方便我们运用自己最拿手的写法。 3.我们应把握好考场话题作文的写作步骤: (1)审读文题,了解“话题”。 (2)就“话题”展开多角度联想。 (3)在众多的联想内容中选取一两个方面的内容,初步进行构思。 (4)再选取自己认为最有希望或最有把握写好的一个方面的内容,按命题作文的步骤进行写作。 4.反过来讲,我们决不能把“话题”当“命题”,如果有人那样,岂不是又在写“命题作文”? “文体不限”作文 中考作文“不限文体”或让学生在“文体不限”的氛围中进行作文,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其重要特点就是覆盖了中考作文中几乎所有的题型,也就是说,中考几乎所有的命题方式都可以设计出不限文体的作文题。因此,对“文体不限”作文的训练应作为重点突现出来。面对“文体不限”作文题,其应对的措施就是: 第一,仔细审读文题,明确写作要求;第二,运用自己最想用的一种文体进行写作。 这也就是说,“不限文体”的作文进入写作阶段时,它是有文体的。因此,对三种主要文体的复习,仍不可掉以轻心。 中考记叙文主要以记事为主,也有不少写人的文章。 一般来讲,记事的文章,要着力对事件意义的探求,要在事件所具有的多方面的思想意义中找出最重要、最动人的“闪光点”;写人的文章,要着力于对人物思想的发掘,要努力从刻画人物形象中表现出人物的“精神美”。为了中考记叙文的成功,必须高度注意构思的技能与技巧。下面介绍五种常用的、基本的套路,可以灵活地借鉴、运用。 (一)巧用穿插 穿插,是记叙文构思写作的基本套路之一。所谓“穿插”,就是在记叙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有目的地插进抒情、议论、说明、描写等内容。在记叙文中穿插以上内容,有六个方面的作用:1.表达作者的感情、观点;2.表现人物形象;3.深化文章主题;4.变化文章结构; 5.增强文章的感染力;6.使文章有很清晰的文面。 从中考作文来看,在作文中巧用穿插,有两个特别重要的作用:第一,优化文面结构;第二,表现构思水平。而这两项对于提高中考作文得分是十分有好处的。 在运用“穿插”的技巧进行记叙文的构思时,我们要: (1)注意侧重点,有的文章以穿插抒情为主,有的文章以穿插议论为主,有的以穿插描写内容为主,即使抒情和议论有时不能决然分开,也应注意这个问题。不要有时抒情,有时又突发议论,破坏文章内容的和谐。 (2)注意自然贴切。文中的抒情、议论、描写,都是有感而发,有感而作,都是建立在记叙的基础上的,因此不要为抒情而抒情,为议论而议论,无病呻吟,勉强凑合。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在文中要有机地结合,融为一体。 (3)注意灵活适度。记叙文应以记叙、描写为主,不可本末倒置,让“穿插”占去大量篇幅,造成文章内容空泛。“穿插”一定要灵活、简洁、适度。 (二)横向组合 横向组合,就是在文章中将一个一个的情节、一个一个的小故事“加”起来,组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横式结构法”。 “横式结构法”总的特点就是,用“板块”并列的结构,充分地多角度地表现人物、记叙事件、描写景物、表达感情。 “横式结构法”用于中考作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作文的文面清晰,文章的主体内容让人一目了然,而且由于使用的人不多,评卷老师会给予足够的赞赏。 运用横向组合的构思套路,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掌握若干种“组合”的方法。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在作文中运用小标题,要用小标题将文中的几“块”内容连缀起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