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备考2014中考语文之议论文阅读训练: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

http://www.newdu.com 2018-11-22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
    游宇明
    ①任何一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手中的世界,一个是心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你已经掌握的世界,比如你现在从事的职业、你目前所处的地位、你当下的亲人朋友……心中的世界是你未曾掌握却时刻梦想获得的世界,比如你希望从事的事业、你渴望获取的财富、你渴盼争得的荣誉、你企望得到的人际关系……这两个世界构成了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容纳了你所有的心血和汗水。
    ②人无疑应该善待手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它可以让你呼吸、给你温情。但人永远不能放弃心中的世界。人有一点与动物不同,那就是,若是为梦想活着的。没有梦想,人就没有朝气,就不会想方设法开发生命的种种潜能,就可能终生碌碌无为。心中的世界就像一座我们从来没有走近去的山,里面藏满了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就像一条我们从来不曾趟过的河,里面充满着迷人的波涛。手中的世界只是我们走向心中的世界的一个基地,却不是我们停步的理由。
    ③我们想走向心中的世界,需要带几个伴侣上路。
    ④第一个伴侣是自信。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创造某个辉煌、抵达某种高度的心理素质。人先要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一个过于自卑的人很难实现生命的辉煌。
    ⑤世界总是多角度的,生活中有阳光、云霞,也会有风雨、泥泞。抵达过心中的世界的人,在只有手中的世界的时候,无不遭逢过靠山山崩、靠水水流的日子。鲁迅先生一生的创作成就够高了吧,可他在民国教育部做公务员时,曾因支持学生运动,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开除过;写《哈利·波特》的乔安妮·凯瑟琳·罗琳现在够出名了吧,但她曾经离婚之后又碰上失业,最穷窘的时候连一日三餐都成问题。这两个人后来之所以能够走向美丽的心中的世界,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忍耐力这个好伴侣。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与一般人的区别在于:面对失败,一般人会想,我这人太笨,注定干不成这个事,干脆算了吧;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则认为,我这么聪明,眼前这点困难算什么,换个方向再试几次,我就不信突破不了。结果,他们真的取得了成功。
    ⑥我们还应该极力地培育自己的才华。人固然要有梦想,然而,如果你缺少抵达梦想的起码的才华,梦想再多也是废纸。
    ⑦自信、忍耐力与才华的关系,好比一条河的奔流,自信、忍耐力提供的是河床,才华是实现河流流动的势能——没有河床,河流自然流得不那么痛快;没有势能,河流根本就流不起来。
    ⑧没有一个人不想踏平手中的世界的围栏,拥抱花红柳绿的心中的世界,但生活无时不在告诉我们: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出发、抵达的结果。
    (选自《新时文·触摸思想的力量》)
    1.本文鲜明地提出了“人永远拥有两个世界”这一观点,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这两个世界?(4分)
    2.在作者看来,要想走向心中的世界,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3分)
    3.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在只有手中的世界的时候,无不遭逢过靠山山崩、靠水水流的日子。
    (2)没有一个人不想踏平手中的世界的围栏,拥抱花红柳绿的心中的世界。
    4.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⑧段划线句的理解。(4分)
    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出发、抵达的结果。
    5.下列两句名言,哪个更适合作为第④段的道理论据?为什么?(4分)
    (1)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2)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拿破仑
    答案:
    1.(4分)人应该善待手中的世界(2分)更不能放弃心中的世界(2分)。
    2.(3分)自信;忍耐力;才华
    3.(4分)(1)指人生中会经历到的挫折、坎坷、磨难(2分);(2)走向心中世界的障碍、束缚、羁绊(2分)。
    4.(4分)心中的世界绝不是虚幻飘渺的,而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2分)并不断追求才能实现的目标(2分)。
    5.(4分)第(1)句更适合作为道理论据(2分)。因为培根的话强调的是自信的重要性,更能证明第④段的观点(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