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考经验 > 学习方法 >

【初二物理知识点】如何学好初二的物理知识?(4)

http://www.newdu.com 2018-11-23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如木头、玻璃等。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⒊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
    
       【把非标准电路图转化为标准的电路图的方法:采用电流流径法。】
    
       十一、初二物理知识点:电流定律。
    
       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
    
       电流单位:安培(A) 1安培=1000毫安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 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
    
       ⒋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⒌串联电路特点: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例题:一只标有“6V、3W”电灯,接到标有8伏电路中,如何联接一个多大电阻,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解:由于P=3瓦,U=6伏
    
       ∴I=P/U=3瓦/6伏=0.5安
    
       由于总电压8伏大于电灯额定电压6伏,应串联一只电阻R2 如右图,
    
       因此U2=U-U1=8伏-6伏=2伏
    
       ∴R2=U2/I=2伏/0.5安=4欧。答:(略)
    
       ⒍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 ④I1R1=I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较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电阻小。
    
       例:如图R2=6欧,K断开时安培表的示数为0.4安,K闭合时,A表示数为1.2安。求:①R1阻值 ②电源电压 ③总电阻
    
       已知:I=1.2安 I1=0.4安 R2=6欧
    
       求:R1;U;R
    
       解:∵R1、R2并联
    
       ∴I2=I-I1=1.2安-0.4安=0.8安
    
       根据欧姆定律U2=I2R2=0.8安×6欧=4.8伏
    
       又∵R1、R2并联 ∴U=U1=U2=4.8伏
    
       ∴R1=U1/I1=4.8伏/0.4安=12欧
    
       ∴R=U/I=4.8伏/1.2安=4欧 (或利用公式 计算总电阻) 答:(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