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1:认识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修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 1.认识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客观原因:由于生活环境复杂,存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生活中中小学生受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主观原因: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在面对不法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因处于被动地位而受到侵害。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②培养自己对真与假、是与非、美与丑的分析和辨别能力;③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④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 3.青少年依法自我保护 ①在我们面临险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冷静、沉着、机智,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法,以保护生命为第一原则;②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打官司”是一种重要的方式;③在进行自我保护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以及他人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补充】面对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你认为国家、学校、社会、青少年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防范? 国家:应该加强校园安全立法和执法,严厉打击各类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社会:应该创造务件保证校园设施的质量,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确保校园安全。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教育,严格校园安全管理,完善安全措施。如开设学校安全教育课,举行安全自救演练,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 全自救常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排解学生心理压力,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加强校园进出人员检查,排查学校的各类设施及校园安全隐患等。 青少年:①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和交通规则;②学会掌握安全常识和自救知识(注意防火和用电安全,不做危险游戏,不攀越 窗户和护栏,不在校园内,楼梯处追逐打闹,上下楼梯不推搡拥挤):④正确对待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④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 为,远离伤害源:⑤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向学校或有关部门报告;遇到暴力事件不要围观,要远高并及时报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