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考经验 > 学习方法 >

专家指导:父母不要过多探究孩子的内心

http://www.newdu.com 2018-11-23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父母根本不可能完全了解孩子,也不应该有这种奢望,对孩子的内心侵入太深,会是一种伤害。
    这就像很多的医学检查,其本身就是侵入性的,做一次检查,相当于做一次手术,或者接受一次辐射,对人体都是一种伤害。医院是病人汇聚之所,也是病菌的集中地,正常人去医院,哪怕什么都不做,也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如果去做检查,尤其是侵入性的检查,危险就更大了。
    检查并不是好玩的事,不是迫不得已,最好少做。
    对孩子的心灵也是一样,不要过多地探究,动不动就要人敞开心扉,那其实是一种粗暴,而且相当危险。我们成人饱经沧桑,我们身上的病菌比孩子身上多得多,我们注入孩子内心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好的。
    要相信孩子的免疫力,大多数情况下,人即使患病,也有自愈的能力。不要把自己当成医生,动不动就给人看医。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反而会把健康人弄成病人,把小病弄成大病。
    哪怕是关怀,也不应过多,而且“怎样关怀”尤为重要。关怀并不是简单的嘘寒问暖,更不是所谓的“无微不至”。事实上,如果从精神到日常生活,都有人在无 微不至地影响甚至左右着你,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过多的关怀本身就是一种压力,而“关怀”所必然带着的主观性,往往就成了一种侵略,使得孩子自己的世界 支离破碎。
    孩子的潜力不可低估,而且他身上永远有我们没有发现的东西,正因为如此,他才是新鲜的、发展的、成长的。
    要想完全认识孩子,自以为可以完全了解他,甚至控制他,这种想法是多么愚蠢!你和孩子永远有距离,因为他本来就是独立的个体,你和他,犹如两个不同的星球,尽管存在着特殊的联系,但终究,你是你,他是他。他的独特你永远无法同化,他的丰富你永远无法穷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