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考虑孩子是不是出国,或者能上什么样子的大学,只就孩子个人能力的培养看,我还是信中国的老话,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只有家长积极参与才能做到。学校师生比例那么低,指望学校培养孩子不现实,但是可以结合学校各自特点,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所以选校就很关键。以下是个人的浅见,欢迎不一样的声音: 一般来说,孩子可分几种,特牛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基础都非常好的,他们的目标学校一般都是市重点。学校的选取现在很多家长都认为越难进去的就越 好,八大志愿从前往后排,西城的就是四中,实验,二附,八中,师大附,161...不赞同这种做法,觉得因材选校才是正解。 如果孩子各门功课都平均发展,没有明显的偏好的,兴趣广泛,但是没有一个突出,四中肯定是首选。四中师资很强,满足他们求知欲的同时,还能兼顾兴趣的培 养和开发。这所学校作为北京高中的金字招牌,不是浪得虚名的,师大附,师大二附,北大附等学校,可以看成小一号的四中,孩子在学校能不断接触新东西,新思 想,对自己未来的职业会形成一个大致的规划。人大付,实验还有清华附龙虎,八实,十一实等等,适合将来准备从事科研技术方面工作的孩子,如果孩子已经有了 明确的兴趣,不需要学校刻意培养,这些学校会给他们足够的机会,让他们发展的更好。这些学校其实没太大差别,离家近比生源的分数高更重要。我不觉得RDF 实验班的尖子去了十一实验班会考不上清华北大,也不认为八中实验班垫底的去了RDF高考就能更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