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过后,除了学校布置的模拟题以外,一般不需要再另外找课外题做了,这时应该把各种学习资料整理、归类,有计划地进行复习,看看以前错过的题是否已经掌握,并抓紧最后的时间去求助老师,想靠海量做题的方式去押住一两道中考题,无异于大海捞针。 三模一般是为了补上最后的漏洞而设置的,题目一般较难,关键不在于分数高低,在于考完后是否真正弄懂。其实真实的情况是:并不是你没有进步,是因为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拼搏,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水涨船高,你取得的成绩就显得不突出了。 这时你可以回过头来跟以前的自己对比,就会看到有很多以前根本不懂的知识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也有很多以前生疏的题目现在已经能举一反三;再看看自己的成绩已经很稳定,不再像以前忽高忽低,这其实就是一种进步。况且模拟考试难度一般都高于中考,现在出错是为了中考不错。这样想,你就会坚定信心,相信自己,也相信老师,加足马力,做好冲刺前的准备。 根据最新消息,重庆自2016年起高考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对此我想说四句话:“不必惊慌、把握趋势、关注变化、积极应对。” 一、不必惊慌 其实不管是重庆自主命题也好还是全国统一命题,高考总的指导思想没变,课程标准没变,教材也没变,试题总体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学生和家长完全不必惊慌失措。 二、把握趋势 全国试题总的趋势,体现为“三个更加”。一是更加注重能力立意,尤其是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二是更加注重知识的全面性,要求考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三是更加体现新课改的要求,要求考生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要求。 三、关注变化 与重庆自主命题相比较,全国试题还是有一些变化。比如:语文试题中的现代文阅读,全国卷是二选一,分为实用文本阅读和文学文本阅读,考生只需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作其中一题就可以了,英语的听力考试不再单独进行考试,数学、物理、地理、化学、历史等一些科目,对选修教材的考查是三选一,考生只需从三道题中选做一题就可以了,当然由于考查方式的改变,我们在组织教学时就应该有相应的变化。 四、积极应对 我们的教研机构、学校、教研组都在积极地进行研究和准备,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