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2018年福建省中考作文题目点评(一)

http://www.newdu.com 2018-11-23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18年福建省中考语文作文试题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习技艺,修品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方式的“充电”。习近平主席就曾经提出一个“蓄电池理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充电”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材料一:福建省语文特级老师王立根点评:
    讲究“文贵如题”展示“语文味道”
    今年中考题为“充电”。什么是充电呢?考试作文强调的是“文贵如题”。即是说,凡题义中有的,文章里面必须要有,若没有则叫作减题。凡题义中没有的,文章里头也不能有,若有则叫作添题。添题或减题都不符合“文贵如题”的要求,都是违式的。要做到“文贵如题”,也要先认准题。所以要想,“蓄电池理论”比喻什么?人为什么要充电?为什么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为什么还要进行“不间断地、持续地充电”?
    这个比喻其实很浅显。因为21世纪已经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原来拥有的一点点知识是不能够对付挑战了,时代需要我们在不断学习和不断创新中完善自己,才能拥有足够施展才能和抱负的空间……
    不断充电就是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把这个理说清楚就可以了。关键词是“不间断地、持续地”,一定不能忽视。
    如果写议论文,说理时不能无病呻吟,要生动活泼。比如写读书为例,就要写出读书之真切,不但要写出读书的强烈欲望,还要写出在不同心境下读书的各式各样的心理效应,以及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书给予精神享受的种种差异。情是自己的情,话是自己的话,没有故作惊人之语,这就增加了议论不间断的感染力。
    听说有同学能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使说理深入浅出,语言生动形象。如把热爱读书的人比作“书海中的弄潮儿”,把读书的愉快心情比作“三月踏青”“六月里喝雪水”,把读书给人的鼓舞力量比作仿佛“听到生命的召唤、大海的祝愿和春天的问讯”,这就不是政治题那样泛泛而议而有语文味道!
    许多考生写成记叙文也不错,最简单的就是记一个读书或科学实验或社会实践的过程,点明它是一种“不间断地、持续地充电”。这不就好写了吗?也可以写这充电之乐,充电之力,充电之美,总之要贴近自己,直陈肺腑,写出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的作文,还愁得不了高分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