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2016年中考思想品德专题复习:七年级下册知识提要(湘教版)(6)

http://www.newdu.com 2018-11-23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5、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异同?有什么联系?给我们什么启示?
    (1)相同点:都是违法行为;都对社会具有危害性;都要承担相应得便法律责任。
    (2)不同点:
    ①一般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的危害性相对较小,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
    ②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直接违反刑法规定、要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注意:以上的不同点既是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定义,也是判断某种行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的依据)
    (3)联系:一般来说,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往往是从一般违法开始的,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行为如不及时改正,很容易发展成为严重违法行为。
    (4)启示:①不良行为不可小视,勿以恶小而为之,注意防微杜渐。②我们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拒绝不良诱惑③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④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法律所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所要求的努力去做、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
    6、生活中的不良诱惑有哪些?有什么危害:
    (1)不良诱惑主要有:黄色文化或淫秽物品,赌博、毒品、法轮功等邪教、吸烟、酗酒
    (2)其危害:(1)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道德品质低下(2)腐蚀人的灵魂,败坏社会风气(3)残害生命、破坏家庭(4)容易引起违法犯罪的发生,破坏社会稳定。
    7、如何抵制不良诱惑?
    (1)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2)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把握好奇(3)学会自我控制,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4)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
    8、什么是不良行为?为什么说不良行为不可小视?给我们什么启示?
    (1)含义:不良行为一般是指对他人、社会有一定危害,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但不良行为不可小视。
    (2)原因:不良行为一般都是违法行为,它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对社会也有一定的危害,如果任其发展,不良行为就可能发展成为犯罪。
    (3)启示:①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不是先天决定的,而往往源自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习惯。②不良行为一般都是违法行为,它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对社会也有一定的危害,如果任其发展,不良行为就可能发展成为犯罪。③我们应该:我们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拒绝不良诱惑;不良行为不可小视,勿以恶小而为之;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法律要求的积极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9、为什么要维护法律秩序(与违法犯罪作斗争)
    (1)现实生活中,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出现。这些行为不仅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破坏社会秩序,同时也影响我们的健康成长。
    (2)法律秩序是我们健康成长所必需的,而良好的法律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3)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既是法律赋予我们每个公民的权利,又是我们每个公民应负的责任。
    (4)纵容罪犯,会助长罪犯的嚣张气焰,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社会危害,最终也会危及我们自身的合法权利。
    10、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方法:
    (1)积极主动地向公安机关提供证据和线索,实事求是地检举揭发,协助执法机关打击犯罪行为
    (2)面对突发的犯罪行为时,不能鲁莽行事,硬冲硬拼,要采取机智灵活的做法,比如: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身体特征;认清歹徒逃走方向;向周围群众呼救;及时拔打110;争取获得成人的帮助;见机行事等。
    (3)学会正当防卫。
    11、正当防卫的含义和实施条件:
    含义: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条件(缺一不可):(1)只有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才能实施正当防卫;(2)只有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才能实施正当防卫行为;(3)实施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4)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12、12月4日是我国的法制宣传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意义?
    (1)是进一步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需要,有利于推进中国社会的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建设法治国家。
    (2)增强公民的法制意识,提高守法观念,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3)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建设高效廉洁政府,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4)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