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2017年中考政治答题关键词整理(2)

http://www.newdu.com 2018-11-23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五、“本质”、“实质”、“性质”类
    1、我国改革的实质(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3、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共同富裕。
    4、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六、“最”类
    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
    4、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5、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6、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
    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8、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
    9、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国家处在危难时刻。
    七、“集中”、“集中体现”类
    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
    2、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科学技术。
    5、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三峡移民精神等。
    6、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
    7、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八、“决定”类
    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是:教育。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是:教育。
    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
    4、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5、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是:基本经济制度。
    九、“制度”类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国的两种制度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十、“核心”、“中心”类
    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十一、“关键”类
    1、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是:少生。
    2、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者。
    3、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十二、“目的”、“目标”
    1、基本路线确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3、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大局的目的是:发展。
    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教材P114“六个更加”。
    6、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实现最高理想(共产主义)。
    十三、“原则”、“原因”类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管理。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发展两岸关系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7、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十四、“前提”类
    1、两种制度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2、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稳定。
    3、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