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5、我省生产石灰石,其中含有的杂质为二氧化硅(不溶于水、高温下难以分解的酸性氧化物)。S中学初三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的纯度,取2.0g该矿山石灰石样品,将20.0g盐酸平均分成4份,分4次加入到样品中,充分反应后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数量见下表:
(1)2.0 g石灰石样品中杂质的质量。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加入的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7、出现了“探究性学习”试题 这是旧大纲与新课程标准接轨的根本标志,是走进新课程的基本体现,是新课程的基本特征之一。中考化学中的“探究性学习”试题在于培养学生的 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考查学生对比较、分类、概括、抽象等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此类试题既是当前中考化学命题的重点,也是一个热点问题,应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 例16、为了探究皮蛋中的化学知识,同学们找来一包皮蛋加工配料,经过查找资料得知皮蛋加工配料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为了验证皮蛋加工配料的主要成分,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少量配料于小烧杯中,并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搅拌、静置、过滤。过滤后得到的白色固体为--------,它们在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如果反应物没有恰好完全反应,滤液中还可能存在的溶质是--------或--------------。 为了进一步确定滤液中可能存在的物质,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完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支试管,倒入少量滤液,往其中滴加稀盐酸 若有气泡产生 ① 若无气泡产生 ② 你认为是否仍需进行实验?--------(填“是”或“否”),理由是------------------。 例17、让我们和小亮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共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小亮在实验室用一块生铁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到生铁表面出现-------,同时发现反应后液体中有少量黑色不溶物。 提出问题:这种黑色不溶物是什么? 设计方案:将黑色固体灼烧,如果黑色固体中含有碳,就会有---------气体生成,要想进一步确定这种气体,可以用--------来检验。 进行实验:小亮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到了预想的结果。 解释与结论:由此小亮得出结论: (1)生铁中--------碳(填“含”或“不含”); (2)碳与稀盐酸--------反应(填“能”或“不能”),铁与稀盐酸--------反应(填“能”或“不能”)。 8、简答题由简单应用型向综合型、开放型转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