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教案:氧气要点精讲 2.氧气 (1)氧气的工业制法一一分离液态空气法 ![]() ③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水溶性、气体的密度。具体装置从略。④操作步骤: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将药品装入试管(或锥形瓶或广口瓶)中;c.从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d.收集氧气。 ⑤收集方法:a.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⑥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立即复燃,证明是氧气。 ⑦验满方法:a.用排水法集气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证明瓶中没有水,即已集满。b.用向上排空气法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注意:不能伸入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3)氧气的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 答案:白磷燃烧,容器内产生大量白烟;"4";动能转化为化学能,白磷的着火点比较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占五分之一。 【例2】某班级的探究小组在学习了催化剂的知识后,他们想研究氧化铜能否在氯酸钾的受热分解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设计了以下的对比实验和后续操作: ①任取两份氯酸钾,分别放入两支相同的试管,在其中一份中加入经精确称量的ng氧化铜粉末。 ②将两份氯酸钾同时在相同的条件下正确加热,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水中,观察放出气体的快慢。 ③停止加热、冷却,将原先混有氧化铜的反应后的混合物加水溶解,小心过滤,得滤出物,洗涤并干燥。 ④观察滤出物的状态和颜色。 ⑤将滤出物和炭粉混合,在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并观察实验现象。 (1)以上实验步骤,有一步不够严密,请指出是哪一步?______________ (2)要达到实验目的,除改进不严密的实验步骤外,还必须增加一个实验步骤,这个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另一个实验装置和操作替换第⑤步实验,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请把图中仪器连接成一个符合实验目的的实验装置,这个实验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____接____;____接_____;______接_______。(气流的方向从左往右) ![]() 【解析】对比实验是一项科研活动,要求控制变量,氧气产生的多少、快慢与很多量有关,如氯酸钾的质量、温度、是否有催化剂、加热的时间等。控制变量就是保证两份氯酸钾的质量相等,相同的温度,同时加热,只有一个量是可变的,那就是有无CuO。实验的目的是研究CuO在氯酸钾反应中的作用。所以第①步任取两份氯酸钾进行加热,人为地增加了变量,当出现不同的效果后,很难找到与结果相关的变量,这是不科学的。 因为是研究CuO的催化作用,除了认真观察反应速率外,还要研究CuO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及化学性质是否改变。研究质量的变化,必须在反应结束后要精确称量滤出物质量;研究CuO化学性质的变化,必须通过实验⑤或(3)来验证。 答案:(1)第①步;(2)精确称量滤出物质量;(3)afgd(或e)e(或d)b(或c)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