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二: ⑴取几种植物的有色花瓣或有色表皮,如牵牛花瓣、月季花瓣、紫卷心菜叶、胡萝卜皮等,放入研钵中捣烂,加适量的酒精溶液(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以1∶1为宜)浸泡十分钟。 ⑵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得到指示剂; ⑶将自制的指示剂分别滴加到食醋、石灰水、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检测指示剂的变色情况。 4.探究评价: 本实验的操作很简单,但现象是否明显,在于指示剂的配制。市售的石蕊试剂中含有较多的红色素杂质,若没有除去就配成溶液,将该试液加入碱性溶液中后,由于红色素的干扰,使颜色偏紫,现象不明显。酚酞不溶于水,因此,酚酞试液浓度过大,在溶液中易形成白色浑浊,干扰了实验现象的观察。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滴加酚酞试液后,变红色后会立即变无色,教师在学生面前可能遇到“有理说不清”的尴尬。所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切不可过高,一般在0.1mol/L以下为宜。 理论上,有色植物器官的浸出液都可以做酸碱指示剂,但有些植物色素在酸碱溶液中变色不明显。教师要多取几种植物色素,通过比较有选择性地推荐给学生。一般来说,在自然条件下颜色较深的植物花瓣、果皮、茎叶表皮等,变色相对比较明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