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标测试】 【课时速达标】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篁竹(huánɡ)清洌(liè)为嵁(kān) B.为坻(chí)幽邃(suì)差互(cī) C.参差(cēn)佁然(yǐ)寂寥(liáo) D.俶尔(shū)翕忽(xī)悄怆(chuànɡ) 【解析】选D。D项中的“俶”应读chù。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俶尔远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往来翕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参差披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忽然(2)愣住的样子(3)轻快敏捷(4)随风飘荡 3.下列句中加点词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B.不可久居 C.凄神寒骨D.潭西南而望 【解析】选B。A项,名词作状语,向西;C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D项,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4.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其岸势犬牙差互 答案:(1)潭中/鱼可百许头(或:潭中鱼/可百许头)(2)其岸势/犬牙差互 5.按照提示填写恰当的语句。 (1)《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周围美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明写潭中鱼,实写潭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阅读“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至“乃记之而去”,回答问题。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乃记之而去(到……去) B.犬牙差互(互相交错) C.蒙络摇缀(覆盖、缠绕) D.悄怆幽邃(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解析】选A。A项中的“去”应为“离开”。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2)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8.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句子: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9.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解题思路如下: 答案:意在表现孤寂凄凉的思想感情。 10.为了发展旅游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处,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延伸提能力】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啮其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予之亟游也____________________ (3)芟山而更居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之迥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侵蚀(2)多次,屡次(3)割草,这里指开荒(4)辽远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冉水的上游和下游流势峻急,冲击得更猛烈。 (2)是什么使我乐于住在这夷人聚居的地方而忘记故乡呢?莫非是这钴潭吗? 13.《小石潭记》和本文都出自柳宗元的手笔,都是《永州八记》中的作品,试比较它们的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二者在内容上都是写潭的,但两文的写法有所不同:前文着重写潭的本身,后文着重写潭源;前文主要突出景物的清幽的特点,后文主要突出景物清秀的特点;前文抒发了作者凄苦的内心情感,后文透露出了当地农民困苦的生活境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