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斧头松了,李大伯把斧柄的一端在树墩上撞击几下,斧头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了。请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答:撞击之前,斧头和斧柄同时向下运动。撞击时,由于斧柄受到阻力,斧柄停止运动。由于惯性,斧头继续向下运动。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了。 22.陈翼飞同学搭张彪的自行车回家,在行驶过程中,陈翼飞突然从自行车上跳下来,结果摔了一跤,请解释陈翼飞摔倒的原因。 答:开始,人与自行车一起运动。人从运动的自行车上跳下来后,由于惯性,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容易摔倒。(随自行车往前跑几步,可以避免摔跤。) 23.骑自行车时,在上坡前往往要加紧蹬几下, 加大车的速度。试说明这样做的好处。 答:加紧蹬几下,可以增大车速,使车子及骑车人在上坡前有足够大的动能,在上坡过程中,这些动能会转化为重力势能,使车子和人到达很高的高度,以减少上坡过程中人做的功,这样会使人更省力。 24.电炉子工作时,电炉丝已经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相联的导线却不怎么热,为什么? 答:由于电炉丝与导线是串联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但是电炉丝的电阻远大于导线的电阻,根据Q=I2Rt可知,电炉丝产生的热量多,所以电炉子工作时,电炉丝已经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相联的导线却不怎么热。 25.晒粮食的时候,为什么要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并且要把粮食摊开? 答:因为温度越高,液体表面积越大,液体蒸发的越快。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是为了提高粮食的温度,把粮食摊开,是为了增大表面积,都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使粮食快干。夏天扇扇子并不能降低气温,但是觉得凉快。这是为什么? 26.生病发高烧时,将酒精擦在额头上,病人会感到舒服些。这是为什么? 答:酒精易蒸发,蒸发吸热,带走了热量,人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所以病人会感到舒服些。 27.弹簧门在推开以后能自己关闭。从能的转化来说明这一现象。 答:弹簧门被推开,人对门做了功,门的动能增大,随着门开的角度越大,门轴处的弹簧形变越大,门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当门返回时,是弹性势能又转化成门的动能,使门关上。 28.用锯条来锯木板,锯完后用手触摸一下锯条,你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答:感觉锯条变热了。锯条与木板相互摩擦,摩擦使内能增加,此时锯条会升温发热。 29.简述电铃的工作原理 答:开关闭合,电路接通,电磁铁产生磁性,将衔铁吸下,带动小锤敲击铃碗,发出声音,同时,电路从触点处断开,电路中无电流通过,电磁铁失去磁性,衔铁在弹簧片的作用下恢复原来位置,又将电路接通,如此往复,电铃就不断的发出响声。 30.为什么电流表不能直接跟电源连接,就算没有用电器电流的大小不是一样吗 ? 答:由于电流表的内部的电阻很小,若直接跟电源连接,电路中就会有很大的电流,从而烧坏电流表;串联上用电器以后,由于用电器的电阻较大,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就会大降低,就不会出现电流的太大所造成的后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