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学常识的学习(复习)方法主要有: (一)分类法。即把众多的作家、作品分成古代、现代、外国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 (二)网络法。即对一个作家来说,将其名字--篇名--名句,形成一个知识网,对作品多的作家(课文中出现的)可将其作品罗列,涉及到文学常识方面的知识点加以归纳。 (三)表格法。即对一大类作家、作品列表对照。如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可按年代先后列表简记其姓名(字号)、朝代、集名、篇名、佳句……这三各种方法要相互配合使用。 三、命题思路导航 近几年的中考题,考查范围较广泛,要求按时代了解我国古代、现代文学中的作家、作品,按国籍了解外国的着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熟悉基本篇目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作品出处及评价,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和要求,掌握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一般体裁常识的阅读要求,掌握应用文的特点和写作格式,以及常见常用的文化知识。而此部分内容主要靠识记,题型以选择、判断为主。 要掌握好文学常识,要做到能抓住主要内容,识记完整准确,经常复习,同遗忘做斗争。 四、典型例题解析: 例1(安徽省,200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捕蛇者说》选自唐代柳宗元的《柳河东集》。 B.《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 C.《苏州园林》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家朱自清。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分析】此题意在考查考生对古今外的着名作家、作品的了解情况。这种题型是语文常识类考查最常见的形式。本题涉及到如下内容:题目、作家、出自何处以及体裁等,因出题往往将文体、文学知识揉在一起,因此,需要逐项分析。经分析可以看出A、B、D三项都是正确的,而C项中“《苏州园林》”的作者应是“我国现代着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叶圣陶”。 【说明】做这类文学常识的中考试题,不仅要牢记初中六册中重点课文、出处、作者及作家的基本情况,还要扩大知识面并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例2(淮阴市,1999)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两表酬三顾,一对定千秋”,说的是诸葛亮和周瑜的事。 B.袭人是《红楼梦》中的人物,严监生是《儒林外史》中的人物。 C.《复活》是莎士比亚的着名剧作,西施是春秋时吴国的美女。 D.科举考试中,在县里或府里参加乡试,考取的人叫“举人”。 【分析】本题属于拓宽加深题,A项中“两表”指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拜见孔明之事,“一对”指刘备和诸葛亮的隆中对策或指《隆中对》一文。总之,这幅对联中的典故没有一件与周瑜有关。故A项错误;C项中《复活》是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着名长篇小说,西施则是春秋时越国的美女,故C项错;D项中考“举人”的乡试应在省里举行,在县或府里举行的是院试,考取的人叫“秀才”,故D项也是错的。只有B项说法正确。 【说明】这类型试题意在考查考生知识库存量,它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有一定难度,但很多知识与课文内容有关,学生稍加留心加上平时的课外积累,应该可以回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