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数学 > 综合辅导 >

2019年中考数学复习:综合题解题之技巧型计算

http://www.newdu.com 2018-11-23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第一季:技巧型计算
    一、平均值法(常与极值法混用)
    例1、有一种不纯的K2CO3固体,可能含有Na2CO3、MgCO3、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取该样品13.8g加入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气体4.4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样品中一定含有NaCl
    B。样品中一定含有MgCO3
    C. 样品中一定含有Na2CO3
    D。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答案】A
    极值法解题思路: 假设固体完全是13.8gK2CO3,完全反应产生4.4gCO2 ;假设固体完全是13.8gNa2CO3 或者 MgCO3,完全反应产生CO2 的质量大于4.4g;假设固体完全是NaCl,不能反应产生CO2 ;所以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MgCO3中的一种或两种。
    平均值法解题思路:已知:K2CO3 ~ CO2  ;Na2CO3 ~ CO2  ;MgCO3 ~ CO2  ;所以:R ~ CO2  假设该固体R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M,13.8g固体反应产生4.4gCO2,则固体R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138。K2CO3相对分子质量为138;Na2CO3相对分子质量为106;MgCO3相对分子质量为106;NaCl不与酸反应产生。所以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MgCO3中的一种或两种。
    【总结】方法须知:哪种题目会用到平均值法或极值法?
    判断混合物组成的题目,一般都是平均值法或极值法。
    二、元素守恒法
    例2、取一定量Fe2O3与Al2O3的混合物,加入含溶质9.8 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A.0.8 g B.1.6g C.3.2g D.6.4g
    【答案】B
    解题思路:多个反应,无法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求解,所以选用元素守恒法。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即为水中氧元素的质量;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即为水中氢元素的质量;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8.
    例3、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NaOH固体,经分析知其含水7.65%,含Na2CO34.32%,其余是NaOH。若将此样品1g放入100 g3.65%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残余的酸再用10 g 30.9%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是:
    A.5.85 g            B.4.52 g            C.2.62 g            D.1.33 g
    【答案】A
    解题思路:多个反应,无法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求解,所以选用元素守恒法。HCl中氯元素的质量即为NaCl中氯元素的质量。
    【总结】方法须知:哪种题目会用元素守恒法?
    1、题目中涉及多个反应,反应过程复杂,无法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求解;
    2、题目涉及元素质量、元素质量分数等明显的提示;
    3、出现恰好完全反应的题眼;
    三、差量法
    例4、 将12克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后,得到气体的总质量为18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
    【答案】87.5%
    答案:根据CO还原氧化铜的方程式:CO ~O。每28份质量CO反应增重16份质量。已知气体增重6g,所以CO质量为10.5g,则其质量分数为87.5% 。
    【总结】方法须知:
    哪种题目会用差量法?------ 反应前后所有物质的总质量、固体质量或者溶液质量增加或减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