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考经验 > 家长必读 >

锋芝变提醒父母离婚别伤孩子

http://www.newdu.com 2018-11-23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近段时间,锋芝“婚变”让众人关注。“风波”关节点现在已经不是离不离的问题,而是抢孩子。我们没有权力评价他人的爱情之路,但生活中,很多离异的家庭都会面临孩子归属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处理好这关系呢?
    不可取
    让孩子选择想要和谁在一起
    “你是跟妈妈还是跟爸爸?”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双方是自己生命的源头,孩子会自发地去爱他们双方、想要对双方同时保持忠诚。如果让孩子选择,是要爸爸或者是妈妈,实际上是在制造他们对另外一方的愧疚感。
    同时孩子会有一个想法,如果父母非常尊重自己在这个事情上的想法和态度,那么自己同样有力量能够挽留父母。因此如果父母关系破裂,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没有让他们在一起。孩子会把父母分离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从而在潜意识中产生“我不够好”的自我价值低落感。
    对孩子说这样的话,会降低这个部分的风险:
    爸爸和妈妈之间,是我们两个人的事,和你无关。尽管我们在生活上分开了,但是我们会珍惜曾经在一起的美好感受,并且祝福对方过得更好。
    无论爸爸妈妈讨论的结果是你暂时会和谁在一起生活,我们两个人永远都是你的爸爸和妈妈,会共同来养育和照顾你。当你需要我们任何一个人的帮助时,我们依然会尽全力来爱护你。
    ●让孩子知道,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是两个概念。父母要承担对自己关系的选择责任和对孩子的养育责任。
    不可取
    让孩子否认另一方的存在价值
    “你的爸爸是个坏爸爸!”
    “你要是不选择我,就永远别叫我妈!”
    “我和你妈妈这十年的婚姻是完全失败的!我当初和她在一起就是个错误!”
    “我以后永远不会让我的孩子再受到他爸爸的伤害了!永远不要再见到这个男人!”
    与上面一点相同的是,让孩子进行二选一的选择,并且比上一种说法更加决绝,不但让孩子自己选择分离,同时还要让孩子永远放弃。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残酷的事情。
    我们也许可以这样对孩子说:
    你的爸爸(妈妈)也很有他的优点,这个部分你要向他学习。
    如果你像你的爸爸(妈妈),也是可以的。
    不论这段婚姻有多少的挫折和牵绊,其中也有我感受到的幸福和需要感谢你爸爸(妈妈)的部分,我接受这个部分。
    爸爸和妈妈双方性格没有适应,但不代表你要用和我一样的方式和他(她)相处。如果你可以有新的方法能够自己学会和他(她)相处得更好,我会很高兴。
    ●真实看到过往婚姻的价值,孩子才可能真正接受完整的自己!
    不可取
    让孩子变成传话筒
    “你去问你爸,让他给我们生活费。”
    “去叫你爸,这个周末我们一起去玩!”
    当夫妻离异之后,孩子可能会有意无意地被当做一个传话筒。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必须承受来自夫妻双方的情绪压力。
    如果在离异之后的关系中,先生对前妻是有不满的,他可能会在孩子来询问一些事情的时候,清楚地知道这是前妻的意见,会把这份针对前妻的情绪表现出来,而孩子不自然地承受这种不满,所产生的错觉是“爸爸不喜欢我”。
    如果拿到这样一个沮丧的结果回家之后,妈妈不满意又立刻表现给孩子看,孩子立刻又会承接妈妈失望的情绪,认为“我不够好,所以没达到妈妈的需要”,可能还会把妈妈对爸爸的不满,也同时承接过来,“爸爸这样对我们是不好的”。
    因此,孩子在双方关系的夹缝中存活,结果会有几种状态:
    要么自我价值感非常低落,觉得自己没有用、不值得被爱;
    或者因为这种不被爱的感受过于低迷和压制,出于自我保护,从而变得反弹,对父母单方憎恨,成为另一方的替代配偶;
    或者同时对双方发出憎恨,远离他们,对自己夸大肯定。
    ●不论孩子是在上述哪种状态中,只要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可能会影响他的将来。
    Tips
    离异双方这样做
    1、关于生活费,关于双方如何同时照顾孩子的话题,都是双方需要直接面对的话题,由大人双方协商好了,然后直接告诉孩子就可以了。
    2、对于自己对对方的一些看法和情绪,需要自我负责和成长,是不需要和孩子商讨的。因此,离异后的双方进行心理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