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阳关道上》(2)

http://www.newdu.com 2018-11-24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这阳关古城,以雪山为屏,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野马奔驰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
    站在烽火台上朝东南方望去南湖公社的树林从三面远远地包围着阳关遗址。远处是峰峦危峭的鸣沙山。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就坐落在鸣沙山东麓。鸣沙山下还有一个月牙泉,泉里盛产铁背鱼和七星草,据说那都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好东西。“沙挟风而飞响,泉印月而无尘。”那边是另一派风光。
    烽火台西去是我国第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远方是祁连山脉。可见西出阳关是很荒凉的。我们的向导站在烽火台边,用手指着西去的沙丘,高声朗诵起唐代诗人王维的绝句来: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同行的一位傅教授,随着哼出了根据这首诗谱成的“阳关三叠”。他告诉我们说,王维这首送别诗,被谱成“阳关曲”以后,流传到了全国各地,一直流传到今天。古时候,还专门有人在阳关的城楼酒店里唱,来为西出阳关的客人送行。其实,诗人送元二使安西,也只送出长安都门三十来里,仅仅到了渭城馆,而阳关离长安却有三千多里呢。更可笑的,是有些诗人和画家,并没有到过阳关,却在那里捕风捉影,吟诗作画,见画题诗;他们写的,画的,都是一幅悲悲切切、凄凄惨惨的景象,把好好的一个阳关描绘得如许凄凉,这正如一位诗人说的:“谓城柳色关何事?自是离人作许悲!”
    然而依我看,离人也未必都是悲的。这一条阳关古道,曾经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是古代我国与西方邦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必经之路。我国的火药、造纸、印刷术等伟大的发明创造,便是从这条路经吐鲁番过撒马尔罕,经波斯传入欧洲的。不妨再举几件历史事实:公元前一三八年(汉武帝建元三年),张骞从这条路初通西域,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往打开了通路;公元前二年(汉哀帝无寿元年),印度佛教从大月氏经此路传入中国;公元六一二年,唐玄奘路经此处去印度取佛经,十七年后又从这里回国。我们的祖先,为了繁荣自己的国家,才开拓了这一条丝绸之路;他们为了保护这一条友谊之路,才建筑了阳关和玉门关。后代的人,不去理会这种强国富民的道理,反而去渲染西出阳关的离愁别绪,并且硬把那种凄凄切切的调子加在“志在四方”的英雄身上,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更不公平的,明明是由于软弱无能才闭关自守,后代的人不去鞭挞那些闭关自守的懦夫,反而把他们当做英雄来歌颂。现在,阳关和玉门关都已荡然无存,西出阳关的大道也就更开阔了。我盼望着众多的英雄人物,带着内地的科学文化知识,带着改造沙漠的雄心壮志,带着优良的稻种和树种,西出阳关,建设边疆,为少数民族服务,为社会主义祖国造福!
    一九七九年夏写于敦煌
    一九八O年元旦改于长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