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语文 > 知识点总结 > 写作 >

2018中考记叙文写作误区专项指导:情节忌平铺直叙(1)

http://www.newdu.com 2018-11-24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
    [误区指津]
    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铺直叙的文章如同流水账,使人感到乏味、单调,不忍卒读。而富于变化的文章如波澜起伏,读起来就会使人兴味盎然,手不释卷。在平时的习作中,一些同学的文章之所以没有波澜,行文呆板,大致是因为以下几个问题:
    不讲顺序,缺乏时空转换。有的同学提笔就是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文章,这种按顺叙结构文章的方法处理不好就会给人俗套之感。如果能够开篇用倒叙、中间用插叙或者是补叙的方法来构思,文章的时空就会随之转换,内容就会立体呈现。文章的记叙顺序灵活多变,结构也就会灵活多变。
    不分详略,平均花费笔墨。如果在行文前就考虑文章材料的详略安排,那么自然就会避平均花费笔墨之讳。不少同学动笔之前缺乏精心构思,尤其是详写的细节问题更是少有考虑,因此表现出来就是文章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
    不设悬念(铺垫),缺少张弛开合。巧设悬念、善用铺垫,会使文章的内容和情节跌宕起伏。一般说来,文章各部分内容总是有些紧张或生动的,有些平淡或舒缓的,如果能够把那些紧张生动的和平淡舒缓的部分穿插开来,或者设悬念、埋伏笔,就会使得文章显得张弛有度,悬念迭生。
    [美文引路]
    有温度的词汇
    艾苓
    想起她很突然。当时我正在外地,每天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在闹哄哄的餐厅里慢悠悠地吃饭对我来说已是最大的享受。那天我正独自吃着午饭,她仿佛就隔着一桌又一桌的人,隔着20年的时间走了过来。
    她是我的同学李伟的母亲,我们只有一面之缘。那次开家长会,来了五六十位家长,我和几个女生负责接待。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实在不懂得如何接待大人,只是把家长迎进来,让座、倒水,稍有空闲,我们便凑在一起交头接耳地传递新闻。我记得其中一条是:“李伟的妈妈是北京人,说话和咱们不一样,特别好听。”
    我循着她们的指点看过去,那是一位身材高挑的女人,衣着和发式都很普通,容貌也算不上漂亮,不过坐在那里就是显得与众不同,她偏偏没有说话,正在认真倾听另一位家长的高谈阔论。
    我们那时还不知道有个词叫“鹤立鸡群”,我们用幼稚的眼光和自己掌握的词汇得出一致的结论——李伟的妈妈很有风度。
    有一个女生倒水回来,脸颊红红的,她迫不及待地说:“我倒水时你们猜李伟的妈妈说什么?”不等我们猜,她就告诉我们:“李伟的妈妈说,谢谢。”
    我们几个人面面相觑。20年前,在这个边远的小县城,我们当中有谁用过、听见过“谢谢”?没有。有谁仅仅为倒水这么丁点儿小事说过“谢谢”?当然更是没有。“谢谢”,是一个多么新鲜、多么温暖的词汇啊。
    醒过神儿来,女生的倒水热情空前高涨,大家都争着抢着去拿壶。另一个女生回来报告:“是呀,我听见了,李伟的妈妈说:‘谢谢’。”这是一个面色苍白的女生,因为激动面色红润起来,害羞的样子。
    轮到我了,我竟有点儿心跳,李伟的妈妈面前的水杯已满,她轻轻地说了一句:“不用了。”
    但我还是坚持着倒了一点儿,我清晰地听见她说:“谢谢。”我脸红着摇摇头匆匆走开了,那时我还不会说“不客气”。
    家长会后,瘦瘦高高的李伟成了女生羡慕的对象,大家都在想,他的家庭应该是怎样幸福呀。
    20年过去了,曾经窃窃私语的女孩子都已过了30岁,不知道她们会不会像我这样,在异地他乡突然想起那位仅有一面之缘的同学的母亲,但我知道从那时开始,她们和我一样,学着使用那个词汇。词汇是有温度的。
    (选自南方出版社《时文选粹》第4辑)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