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事构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作者是罗迦·费·因格,美国实业家。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丁肇中,是美国的物理学家。 2、“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 第15课短文两篇 1、《谈读书》的作者是培根,英国的哲学家、作家。着有《随笔》、《新工具》等。 2、《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作者马南,原名邓拓,当代作家。 3、阅读议论文必须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4、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 5、事实和道理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 6、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 7、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此外,在驳论中,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法和“归谬法”。 8、议论文按论证方式来分,可分为立论和驳论。 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是鲁迅。 第17课智取生辰纲 1、《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是施耐庵,是元末明初(朝代)人。 2、“智取生辰纲”写的是杨志受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世杰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往东京,在途中被晁盖、吴用等夺取的经过。 3、写出下面人物的绰号。 吴用:智多星杨志:青面兽白胜:白日鼠 第18课杨修之死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第19课范进中举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吴敬梓,清代(朝代)小说家。 第20课香菱学诗 1、我国古典四大名着是:《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 2、曹雪芹,名,字雪芹,号梦阮,清代小说家。《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第21课陈涉世家 1、《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朝代)着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这部书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22课唐睢不辱使命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第23课隆中对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是晋朝的史学家。 第24课出师表 1、《出师表》的作者是诸葛亮,三国时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 2、历史上有“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是指魏国、蜀国、吴国。 第25课词五首 1、《望江南》作者温庭筠,是唐朝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2、《渔家傲·秋思》作者是北宋朝的范仲淹。 3、《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是北宋朝的苏轼。 4、《武陵春》作者李清照,是南宋朝的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是南宋(朝代)着名的爱国主义词人辛弃疾。“赋”是写作的意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