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中考阅读理解考点及答题技巧——说明文(2)

http://www.newdu.com 2018-11-25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5、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7、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8、题目类型及对策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常见考点:
    (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