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 ——选自《山海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注释】 ⑴逐走:赛跑。逐:竞争。走:跑。 ⑵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⑶欲得饮:想要喝水解渴。 ⑷河、渭:即黄河,渭水。 ⑸北饮大泽:大湖。传说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北: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北。 ⑹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去。 ⑺邓林:地名,现在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邓林即“桃林”。 ⑻未至:没有赶到。 ⑼渴:感到口渴。 ⑽弃:丢弃。 ⑾为:成为。 (12)逐日:追逐太阳。 【古今异义】 ①夸父与日逐走 走:古义:跑。今义:行 ②饮于河,渭 河:古义:专指黄河。今义:泛指所有河流 【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