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语文 > 文言文 >

2015中考语文文言文中之的常见用法

http://www.newdu.com 2018-11-25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之”是文言文中一个重要的虚词,用法复杂。在此本文对“之”字的用法作简要的归纳。
    一、用作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我们”。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代“我”。
    2.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他们)”“她(她们)”。
    如:“遂使之行成于吴。”(《勾践灭吴》)之:代大夫文种。
    3.近指代词,可译为“这”。
    如:“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之:这样的。
    4.代事。
    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之: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5.代物。
    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劝学》)之:代木。
    6.代军队。
    如:“子犯请击之。”(《烛之武退秦师》)之:代秦军。
    二、结构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1.宾语的标志。用于宾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有时不译。
    如:“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之:可译为“的”。
    2.宾语前置的标志。为了强调宾语,有时借助“之”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的前面。
    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之”把动词“有”的宾语“何厌”提前到了动词前。
    3.定语后置的标志。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中的一样,用在中心语之前,但为了强调定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之”连接。翻译时应将后置了的定语调整到中心语之前。与“之”有联系的定语后置格式有两种。
    ①“中心语+之+定语”的格式。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利”“强”分别作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