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彰显地域特色,注重素养考查

http://www.newdu.com 2018-12-05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彰显地域特色,注重素养考查
    ──襄阳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评析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龙坪镇中心学校 姜楚华
    2011年襄阳中考语文试题整体呈现平稳的特点,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有些题目的变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对以后的命题方向和备考策略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
    一、充分彰显地域特色
    整份试题以襄阳为主体进行设计,充分体现了襄阳的地域特色,如: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山青水秀古隆中,日新月移新襄阳。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B.不少学者认为,《襄阳好风日》地方教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C.学校合唱团的同学们正严阵以待,迎接“红歌传唱”大赛的到来。
    D.我国多位外交官临危受命,奔赴战火纷飞的利比亚,成功解救了我国在利公民。
    3.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不超过20字)
    昨日,襄阳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统计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全市第六次口普查主要数据: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5500307人;其中枣阳市常住人口最多,达到1004741人;鱼梁洲常住人口最少,不足1.3万人。据全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襄阳常住人口数量位于全省第四,仅次于武汉、黄冈、荆州。
    4.阅读说明文《实至名归话“襄阳”》,完成17-21题。(14分)
    题1、题2以襄阳的景点、地方教材为命题点,题3以第六次人口普查为话题,题4直接选用了《百科知识》2011年第3期高伟凡的作品,以襄阳为说明对象,关注襄阳更名这一热点。上述内容共计20分,占试题总量的1/6,这对于培养学生养成热爱家乡的情感,形成关心家乡发展的意识十分有利。
    二、注重语文素养考查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是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情感态度价值观”,它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语文素养的要素应该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综合性学习是检测语文素养的一个窗口,请看今年襄阳中考综合性学习题目:
    五彩缤纷的花季,朝气蓬勃的青春。青春,是人生交响曲中最灿烂的乐章。花季雨季的我们,应该珍爱青春,健康成长。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活动。(8分)
    [海报宣传]为扩大本次活动的宣传影响,班长负责设计一张海报。他根据下面语段中的画线句拟出了海报宣传语的前半句,请你续写后半句。(要求:与前半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2分)
    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是的,花季雨季的我们,都拥有灿烂的天真笑容,都拥有五彩的青春梦想,但只有珍惜美好的青春岁月,不要让似水的年华付之东流.用我们的活力、智慧、汗水去拼搏、击奋斗,才能谱写一曲无悔的青春之歌。
    宣传语:拥有青春五彩梦,                            
    [板块设计]活动期间,每位同学都要办一期以“青春畅想”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参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板块。(2分)
    示侧:板块一:青春的宣言    板块二:青春座右铭
    板块三:                 板块四:            
     
    ……
    [感言续说]在活动结束的晚会上,肖雅同学深情地说道:“岁月从树林穿过,留下圈圈的年轮;哨鸽从天空飞过,留下串串的欢韵;                                          。啊,青年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将给社会留下些什么?”但由于太激动,只说了两句就停住了,这时你及时仿照肖雅的句式续说了一句,同样表达心中的感慨。(2分)
    试题既考查了学生概括材料的能力,又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使综合性学习更有语文味,可谓一箭双雕,别具匠心。
    三、高度关注现实生活
    素质教育不提倡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要求学生做社会的人,也就是要求学生具备必要的生活自理、是非判断、自我约束等能力。今年的试题就体现出了这一特点。
    今年3月中旬,由于日本发生地震核泄露,受社会传言,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抢购食盐的现象。邻居王大爷也听信了传言,准备去超市抢购一大箱食盐,这时,你将如何劝说他呢?(2分)
    你可以这样说:
    试题涉及到日本核泄漏后的抢盐事件,此外,上述一(2)D中,涉及到了利比亚的战火。试题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具有积极意义。
    四、浓郁深厚的语文味道
    什么是语文味?众说纷纭,有人说听说读写是语文味,有人说传统的训诂是语文味,也有人说春秋诸子与古希腊游学讲演之类是语文味。这些当然都没有错,但我觉得,语言美是语文味最显著的特征。一个语言晦涩的教师与一个语言儒雅的教师相比,谁更有语文味?这是不言而喻的。同理,一份好的试题,语言应该是儒雅的。
    1.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那园圃()中的花,在争奇斗艳中绽放光彩;生命是那草原上的马,在纵横驰骋()中彰显英姿;生命是那峡谷中的河,在奔流不息中见证顽强。
    2.父母的一言一行如阳光洒遍我们成长的道路,老师的一言一行似春雨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朋友的一言一行像炉火温暖我们如歌的岁月……因为,在这一言一行中,有浓浓的关爱,有谆谆的教诲,有善意的提醒,有真诚的帮助……请以“一言一行总关情”为题,写—篇文章。
    这些语言的本身就是美的,考生阅读试卷的过程就是欣赏中国汉语美的过程,考生做题的过程也必然会是创造汉语美的过程。
    五、形式多样的考查内容
    今年的试题考查形式更加多样,考查内容更加全面。最大的变化是文言文尝试了比较阅读,要求学生在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还要注重比较分析,分清异同。此外,现代文阅读也改变了以往记叙文必考的传统,要求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这种变化增加了学生得高分的难度,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六、着眼长远的人文关怀
    考试与平时的教育教学是一脉相承的,它们应该起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作用。试题充分体现出了这一特点,最明显地体现在议论文阅读——《决定成功的利器》一文中,这是一篇富有哲理、给人启迪的好文章,考生读着它,既能享受语言之美,又能明白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具备一些什么品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突破考场的限制,使考生终身受益。此外,作文题“______越来越好”“一言一行总关情”,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学会感恩,对考生心灵的影响也会是长远的。
    以上这些是今年试题的主要特点,毋庸置疑,它们无形中传递出了明年的命题思路。
    试题链接:http://news.bangkaow.com/news/20110629/199173.html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