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综合辅导 >

考前复习《溶液的酸碱性》

http://www.newdu.com 2018-12-10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考前复习《溶液的酸碱性》
    湖北省鄂州市教研室 杨国安
    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味道,其中酸味和苦涩味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关。化学药品是不能品尝味道的,要用其他的方法检测溶液的酸碱性。在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中,我们接触到许多酸性和碱性溶液。本专题的重点内容是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难点内容是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与pH的关系。在复习本单元时,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
    一、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
    ⑴酸性溶液  含有氢离子的溶液是酸性溶液。如白醋、酸果汁、稀盐酸、稀硫酸等表现出酸性,它们是酸性溶液。它们均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⑵碱性溶液  含有氢氧根离子的溶液是碱性溶液。如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等表现为碱性,它们是碱性溶液。它们均能使石蕊溶液变蓝,使酚酞溶液变红。
    ⑶中性溶液  食盐水、蔗糖水等溶液既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表现出中性,是中性溶液。它们均不能使石蕊溶液或酚酞溶液变色。
    ⑷酸碱指示剂  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剂就是酸碱指示剂。石蕊和酚酞是两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不同的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呈现的颜色是不一样的。
    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⑴溶液的pH
    不同的酸性溶液的酸性强弱程度不同,不同的碱性溶液的碱性强弱程度也不同。
    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酸性溶液的pH<7; 碱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的pH=7。
    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碱性越弱;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酸性越弱。
    ⑵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用玻璃棒蘸取试样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就可以粗略地确定溶液的酸碱度。
    三、溶液的pH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⑴健康人体液的pH必须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了解人体健康状况。
    ⑵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接近中性的土壤(pH在6.5~7.5)里生长。酸性太强(pH<4)或碱性太强(pH>8)的土壤都不适宜作物生长。
    ⑶测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人们通常把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酸雨对很多植物的生长不利。
    例1  某同学在化学晚会上为大家现场作了一幅《镜湖灯影》的景色画:他在白纸上用干净的毛笔蘸取甲溶液“画上”一串灯影,再用另一支毛笔蘸取乙溶液在灯影周围“画上”一片湖水,将白纸挂在墙上,待晾干后,用装有丙溶液的喷雾器向白纸上喷洒。结果出现了“蓝色的湖面上倒映着红色的灯影”的画面。该同学所用的甲、乙、丙三种溶液可能是下列四项中的(    )  
    

    

    甲
    

    乙
    

    丙
    

    A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石蕊溶液
    

    B
    

    氢氧化钾溶液
    

    稀盐酸
    

    石蕊溶液
    

    C
    

    氯化钠溶液
    

    硫酸钾溶液
    

    硫酸钠溶液
    

    D
    

    石灰水
    

    稀硫酸
    

    氯化钠溶液
    

     
    分析  稀盐酸、稀硫酸是酸溶液,它们均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石灰水是碱溶液,它们均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氯化钠溶液、硫酸钾溶液、硫酸钠溶液,它们既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而是显中性,它们均不能使石蕊变色。根据题设条件,只有A才能出现“蓝色的湖面上倒映着红色的灯影”的画面。
    答案  A
    例2  某化学兴趣小组按以下步骤探究某一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酸碱度。
    [猜想与假设]
    溶液的pH可能为(请将你的假设填入空格中):
    ①pH<7 ,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设计与实验]
    要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除有正确的操作步骤外,其中不能采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来进行实验。
    ①pH试纸   ②石蕊溶液   ③酚酞溶液  
    组内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乙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湿润,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丙同学:将pH试纸直接浸入氯化钠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评价]
    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_____________同学。指出其余同学操作上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猜想与假设]酸性溶液的pH<7,碱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的pH=7。氯化钠饱和溶液要么呈酸性、要么呈碱性、要么呈中性,其pH要么小于7、要么大于7、要么等于7。
    
[设计与实验]石蕊溶液、酚酞溶液只能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而无法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溶液的酸碱度是一个具体数值,需要用pH试纸结合比色卡得到数值。
 

    [评价] 乙同学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这将导致试纸中的显色物质的浓度变小;丙同学把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使试纸中的变色物质一部分溶解在待测液中。只有甲的操作合乎规范。
    答案  [猜想或假设] ②pH=7    ③pH>7  (顺序可调换)   [设计和实验] ②、③ 
    [评价]甲   乙同学不应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丙同学不应把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
    练习题
    1.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不显色,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则(    )
    A.一定显红色                        B.可能显紫色,也可能显红色
    C.可能显蓝色                        D.一定显无色
    2.日常生活中,下列物质酸性最强的是(    )
    A.自来水         B.肥皂水           C.食盐水           D.白醋
    3.下面是几种农作物生长时对土壤pH要求的最佳范围:茶5~5.5;西瓜6.0~7.0;柑橘5.0~7.0;甜菜7~7.5。如果某地区经常降酸雨,以上农作物中最不适宜种植的是(    )
    A.茶             B.西瓜             C.柑橘             D.甜菜
    4.我们常见的一些食物的近似pH范围如下:
    

    食物
    

    橘子汁
    

    四川泡菜
    

    牛奶
    

    鸡蛋清
    

    近似pH范围
    

    3.0~4.0
    

    3.2~3.6
    

    6.3~6.6
    

    7.6~8.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鸡蛋清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四川泡菜
    C.橘子汁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D.牛奶比鸡蛋清的碱性强
    5.市场上买来的蔬菜在食用前可用稀碱性溶液浸泡一段时间,以降低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的毒性。家庭里浸泡蔬菜可加入适量的(    )
    A.食盐           B.纯碱             C.食醋             D.白酒
    6.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和至中性,得到氯化钙溶液,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应加入的指示剂是 (    )
    A.纯碱         B.生石灰        C.熟石灰         D.石灰石粉末
    7.已知下列各组中两种溶液的pH。同组溶液相互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可能等于7的是(    )
    A.pH=3、pH=4                         B.pH=3、pH=10   
    C.pH=7 、pH=11                       D.pH=2、pH=7
    8.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氢氧化钠、盐酸、氯化钠三种无色的稀溶液一次性区分开来,这种试剂是(    )
    A.酚酞溶液        B.石蕊溶液       C.二氧化碳          D.锌粒
    9.如图为喷墨打印机工作原理示意图。溶解在打印墨水 (pH:7.5~9.0)中的染料,从喷嘴喷到打印纸(pH:4.5~6.5)上,变为不溶于水的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打印墨水偏酸性             B.打印墨水显中性
    C.打印纸偏酸性               D.打印纸偏碱性
    10.有A、B、C三种溶液,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C遇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均无变化,则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A>C>B        B.C>B>A        C.B>A>C       D.B>C>A
    11.某同学做了下列实验:
    ①向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②向装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③向装有镁条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④向装有带锈铁钉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该同学记录了以下实验现象:
    a.没有明显现象     b.溶液呈红色    c.剧烈反应,产生气泡   d.溶液呈淡黄色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实验报告。
    ⑴实验目的:                            
    ⑵将实验现象的序号填在相应的表格内:
    

    实验操作
    

    ①
    

    ②
    

    ③
    

    ④
    

    实验现象
    

    

    

    

    

    ⑶请写出上述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下面列出了家庭中的一些日常用品的pH:
    

    

    白醋
    

    食盐溶液
    

    牙膏
    

    肥皂水
    

    pH
    

    3
    

    7
    

    9
    

    10
    

    试分析回答:
    ⑴上述物质中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可能是         
    ⑵蚂蚁的分泌物的pH比白醋小。人如果被蚂蚁蜇伤,其分泌物会使人产生灼痛感,在伤口涂抹上述某种日常用品,可减轻痛感。若你被蚂蚁蜇了,应选用上述物质中的       
     
    涂在皮肤上,理由是                                       
    13.将X滴入Y中,在滴加过程中,Y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3edu教育网,免费教育资源集散地。
    

    溶液
    

    A
    

    B
    

    C
    

    D
    

    X
    

    水
    

    氢氧化钠溶液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Y
    

    盐酸
    

    水
    

    氢氧化钠溶液
    

    盐酸
    

    ⑴表中符合这种变化情况的是          (填写编号),理由是                        
    ⑵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在Y中滴入石蕊试液,再不断滴入X,石蕊颜色的变化是           
    答案
     
    1.B   2.D   3.D   4.D   5.B   6.D   7.B   8.B   9.C   10.D  
    11.⑴探究酸的性质   ⑵b   a   c   d   ⑶Mg+H2SO4= MgSO4+ H2↑  
    12.⑴肥皂水或牙膏   ⑵肥皂水或牙膏   肥皂水或牙膏中的碱能中和蚂蚁分泌物中的蚁酸
    13.⑴D   开始时Y的pH<7,Y一定是盐酸,滴加X时,混合溶液的pH由小变大,直到pH>7,只能是加pH>7的溶液,即加NaOH溶液
    ⑵NaOH+HCl=NaCl+H2O   ⑶红色逐渐变为紫色,再变为蓝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