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0年初中化学一模试题 命题人:周文华 余立怀 (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70分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Mg—24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6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和水 B.硝酸钾和水 C.碘和酒精 D.植物油和水 2.下列图示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 A.纯硅 B.青铜器 C.青花瓷器 D.汉白玉雕塑 3.小明发现菜地里许多植物出现了倒伏现象。并伴有叶色发黄、植株矮小的现象。请你帮他选出一种复合肥料 A.NH4Cl B.CO(NH2)2 C.KNO3 D.KCl 4.吸烟有害健康,其原因是吸烟时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害人害己。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最容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物质是 A.一氧化碳 B.尼古丁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 5.实验室有四个药品橱,已存放如下药品,实验室新购进一些活性炭,应将它存放在
A.甲橱 B.乙橱 C.丙橱 D.丁橱 6.下列化学符号正确的是 A.1个二氧化碳分子:CO B.2个碳酸根离子:2CO32- C.3个亚铁离子:3Fe3+ D.4个氢原子:2H2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稀释浓硫酸 B.蒸发食盐水 C.量取35mL液体 D.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8.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窍门或小常识往往包含着一些化学原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油锅着火时迅速加入大量青菜灭火 ②用钢丝球擦洗铝锅上的污垢 ③用热的纯碱水洗涤铁锅上的油污 ④煤气泄漏及时打开换气扇排气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发生装置可能相同 B.反应条件相同 C.气体收集方法可能相同 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10.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D.开发新能源,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 11.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1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 A.生成物MgO的质量 B.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 C.参加反应O2的质量 D.生成物MgO与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之和 14.草莓、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等物质。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D.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1︰16 15.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所选试剂错误的是
16.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时,要先计算所需要的氢氧化钠固体和水的质量,氢氧化钠的称量需要用到天平,使用天平称量氢氧化钠的时候应将药品放入 ①洁净的纸片上 ②右盘 ③左盘 ④玻璃器皿中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7.下列各组物质中,名称、俗称、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 氯化钠、食盐、NaCl B. 氢氧化钠、火碱、NaOH C. 氢氧化钙、生石灰、CaCO3 D. 二氧化碳、干冰、CO2 18.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 C.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二、非选择题(共34分) ![]() (1)他想用这套装置除去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老师认为他的实验设计不科学,请你指出存在的错误(任写一点): 20.(8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金属的性质后,用在实验室找到的一种银白色金属R做如下探究: (1)将金属R投入稀盐酸中,金属表面有气泡冒出。则该金属R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 (选填“前面”或“后面”)。 (2)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的活动性强弱,兴趣小组设计下列方案进行实验,请完成下表:
(3)请根据上述的信息,标出金属Fe、R、Cu在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应位置。 ![]() 21.(8分) NaNO2(亚硝酸钠)、NaCl和物质M (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根据图像和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⑴t2 ℃时,NaNO2、NaCl和M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⑵如图2所示,当往试管中加入5mL稀盐酸时,试管内立刻产生大量气泡,同时放热使烧杯中饱和溶液变浑浊(不考虑水分蒸发)。请判断: N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是NaNO2和NaCl、M中的 。 ⑶NaNO2有毒,其外观和咸味与食盐很相似,因此要防止因误食NaNO2而发生中毒事故。为了区别NaNO2、NaCl固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 NaNO2的水溶液呈碱性,NaCl的水溶液呈中性;NaNO2熔点为271 ℃,NaCl熔点为801 ℃。 ① 小明同学设计的鉴别实验方案如下: 20℃时分别取NaNO2、NaCl各5.0g于两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10mL水(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观察。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 ② 该小组其他同学又设计出与小明不同的实验方案,并获得成功。你认为该方案可能是 (只填写一种方案并简单叙述)。 22.(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熟石灰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瓶熟石灰粉末是否已经变质生成了CaCO3? [进行猜想]猜想一:熟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 猜想二:熟石灰部分变成了CaCO3。 猜想三:熟石灰没有变质。 [设计实验]该小组同学对猜想一设计了下列探究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表中相关实验内容。
[反思与应用]①要证明猜想二成立,可参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在步骤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 ②熟石灰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因此实验室中应 保存。 ③称取1.0g上述熟石灰样品,加适量水使之充分溶解,搅拌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同时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至溶液刚好变为无色,消耗盐酸溶液7.3g。求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6分) 1.D根据溶液定义,植物油和水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B 纯硅、青花瓷器、汉白玉雕塑属于非金属,青铜器属于合金 3.C复合肥是含有N、P、K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故选KNO3 4.A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最容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物质是一氧化碳 5.C甲橱类别是酸,乙橱类别是碱,丙橱类别是非金属单质,丁橱类别是金属,活性炭是非金属 6.B 只有B的书写是正确的,其它三个选项正确的应为1个二氧化碳分子:CO2 ,3个亚铁离子:3Fe2+ ,4个氢原子:4H 7.B 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倒进水里,量取35mL液体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选择的药品是木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不能测出氧气的含量。 8.B做法正确的法是①③,用钢丝球擦洗铝锅上的污垢,钢丝球会擦掉铝表面的保护层氧化铝,铝会进一步与氧气反应,最终导致铝锅越来越薄。煤气泄漏及时打开换气扇排气,换气扇会产生电火花导致爆炸 9.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进行比较,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需要加热,故A、B不正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气体收集方法,二氧化碳只能用排空气法,氧气可以用排水法也可以用排空气法,故它们的收集方法可能相同 10.D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是不正确的。 11.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是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是物理变化,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是氢氧化钠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和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是化学变化,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是生石灰与空气中的水反应,是化学变化,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是铁钉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反应,是化学变化 12.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有助燃性,但本身不能燃烧 13.C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其固体质量变化可用图表示,48g-80 g的质量增加实际上就是氧气参加反应增加的质量 14.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而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由三种元素组成,故A 错,分子只能由原子构成,故B错,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故C对,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6︰1︰4,故D错 15.D碳酸钠溶液和稀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加入酚酞试液,它们都显红色,故不能鉴别 16.D使用天平称量氢氧化钠的时候应将药品放入左盘,因为氢氧化钠有腐蚀性易潮解所以应放在玻璃器皿中 17.C氢氧化钙是熟石灰化学式为Ca(OH)2、生石灰化学式为CaO、大理石主要成分化学式为CaCO3 18.A 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稀硫酸的PH小于7,加水后PH变大,故B错,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有氢氧化铁沉淀生成,但沉淀会和盐酸反应而消失,只有当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完没有了,氢氧化铁沉淀才会有,故曲线的起点不在0处,应过一段时间才有沉淀,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剩余固体中始终有氧化钙,曲线的终点不可能在横坐标上 二、非选择(共34分) 19.(4分)⑴2Cu+O2 ![]() ⑵CO和O2的混合气体加热时可能会爆炸;实验后CO中会含有CO2 20.(8分)⑴前面 ⑵FeSO4或FeCl2或Fe(NO3)2 错误 ⑶R Fe Cu (全对得2分,有错不给分) 21.(8分)⑴NaNO2>NaCl>M ⑵M 当往试管中加入5mL稀盐酸时,试管内立刻产生大量气泡,同时放热使烧杯中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该饱和溶液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该物质是M ⑶①可行 据图知道10克水在20℃时能溶解NaNO2 8.08克,溶解NaCl 3.6克,而5克两种物质溶于10克水中,显然NaNO2不能全部溶解,NaCl能全部溶解 ②分别取少量的NaNO2、NaCl固体于两支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熔化者为NaNO2,不熔者NaNO2、NaCl为NaCl(或分别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者为NaNO2,不变者为NaCl)(或其他合理答案) 22.(14分)[设计实验]②溶液不变色 ③产生气泡 [反思与应用]①溶液变红 ②CO2+Ca(OH)2=CaCO3↓+H2O 密封 ③解:设样品中Ca(OH)2的质量为x Ca(OH)2+2HCl=CaCl2+2H2O ………………1分 74 73 x 7.3g×10% ![]() x=0.74g ………………1分 ![]() 答: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