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综合辅导 >

中考有效复习方式的探究

http://www.newdu.com 2018-12-10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中考有效复习方式的探究
    四川省雅安市第一中学 王 琍
    中考复习是中考前一个的重要教学活动,它不仅是为学生迎接中考做准备,也是学生对初中学习化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对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进一步认识和再学习的过程,是将知识强化、深化、内化,以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知识的记忆的过程,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及知识形成网络化能力的过程。
    中考复习中,在教学方式上有不少误区,如有的引导学生实施题海战术,盲目做题,训练缺乏针对性;有的孤立地就知识复习知识,未将知识串连起来,形成系统,形成网络,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未能提升;有的复习只停留在已有基础知识表面上,没有进一步拓展和引深,未能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只是学生机械识记等。那么,如何有效进行中考复习,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如何在一节课40分种的时间内取得更高的复习效率呢?
    对教师而言,我觉得在一堂复习课中应包含四个方面:知识回顾、针对训练、拓展与引深、检测与反馈。在复习某个知识点时,“知识回顾”是对学习遗忘的知识进行复习,唤起回忆,并将有的知识形成网络。“针对训练”主要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错的、易混淆的、较模糊不清的知识点;针对这几年中考中在该知识上易考核的题型、热点题等进行针对训练,“拓展与引深”是将该知识点与其它知识点的结合、该知识点的综合应用与拓展等、“检测与反馈”是通过复习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老师和学生都做个了解和评估,以指导后面的复习。
    在复习课上,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习题的选择应是精选精练,而不能是实施题海战术,盲目做题。在选题上,首先应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夯实双基,然后是根据平时老师掌握的学生较易出错、易混淆的问题进行选择,让学生通过复习弥补知识上的漏洞,还要注意把握热点考题,灵活适用知识。
    下面我以复习《物质的化学变化》(课时1)为例,谈谈我的一些看法。物质的化学变化专题我安排了两节课时来复习。
    课题:复习物质的变化(课时1)
    复习目的:
    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的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
    2、知道催化剂及其重要作用。
    3、初步认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并能分析常见的化学反应。
    4、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对有关置换反应作简单的判断,并能分析常见的化学反应,并解释有关的一些现象。
    教学过程:
    先展示复习目标,在复习每一个知识点时,先让学生自己描述自己在这些知识中知道了掌握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补充和完善。在以下的有些问题,若在学生的回答中已复习的,可以跳过。
    一、快速回答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宏:                   微: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3、判断下列变化是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死灰复燃、加活性炭去掉红墨水中的色素、氮气通入水中、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块状氢氧化钠在空气中逐渐变成粉未、干冰做人工降雨、镁粉做照明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生态循环、生石灰做干燥剂、固体氢氧化钠做干燥剂、用柠檬酸和小苏打自制汽水、天然气爆炸、车胎爆炸、开水锅炉爆炸
    (注:1、2题是知识回顾、再现基础知识,3题在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练习中,精选了学生易出错的和易混淆的几个变化,尤其是都是“通入水中”,都是“做干燥剂”,都是“爆炸”,却有不同的实质,进一步让学生透过现象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几题可通过老师问学生快速回答的方式来进行。约5分钟)
    4、  催化剂概念的要点是:                                     ,
    5、  如何证明一物质在某反应中是否为催化剂?                (从“一变二不变”着手)
    6、  哪些可以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举例说明
    (注:4题是知识回顾,5题是对催化剂概念的进一步理解,训练学生通过概念来进行判断。在此判断中,由于学生知识有限,教学生粗略地、简单地判断化学性质没变的方法,对于速率的变化及质量没变,学生是能判断的。而6题是借这里复习催化剂来总结影响速率影响因素。约6分钟)
    7、用字母表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           、分解:           、置换:           、复分解:           
     
    8、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各列举一个。举例初中化学中不属于这四种基体反应类型的反应。
    9、下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判断下图表示的反应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并写出参与反应的各分子的个数比。
    
    10、在一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问该反应的类型为: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g)
    

    0
    

    160
    

    20
    

    50
    

    反应后(g)
    

    222
    

    0
    

    2
    

    m
    

    (注:7题是知识回顾,8题是通过列举基本反应类型和不属于这四种基体反应类型的反应来加深对四种反应类型的认识。而9、10题则是综合了物质的结构、质量守恒定律等进行综合、强化练习。10题的选择是由于该年级在这种题型上以前练习很少。约12分钟)
    11.某研究学习小组经过查阅资料发现,锰(Mn)也能排入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K、Ca、Na、①、②、Mn、Zn、③、Sn、Pb、(④)、⑤、Hg、⑥、Pt、Au
    (1)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相应数字的元素符号:
    ①         ②                                         
    (2)已知锰盐中锰元素显+2价。写出一个有金属锰参加的置换反应:         
    12、与金属跟盐反应的规律相似,非金属也有这样的规律:Br2、I2、Cl2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如下关系:
    Br2 +2NaI ==2NaBr + I2     Cl2 +2NaI ==2NaCl + I2   Cl2 +2NaBr ==2NaCl + Br2
    由此判断,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13、甲同学为了探究Al、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他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四种试剂,设计了只用一支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1)请你帮助甲完善方案:
    

    实验步骤
    

    观察到现象
    

    ①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在①所得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无明显现象
    

    在①所得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结论:金属活动性为:Al > Fe > Cu
    

    写出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铝丝插入溶液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2)乙同学看到甲同学的方案后,认为只要再补充一个实验,还能得出:Al > Fe > H >Cu 的结论,乙同学补充的实验是:                 
    (3)丙同学认为要得到活动性的结论不必补做实验,只需将甲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调整后金属插入顺序为:                        
    (注: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下学期才学的,其基础知识学生还未遗忘。所以对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可以视情况直接进行针对练习。11题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和化学用语来进行综合练习。12题是知识的迁移,13题是一道中考题,通过这道题的练习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约12分钟)
    二、检测与反馈
    1、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检查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OC,熔点是5.5OC。苯的化学式为C6H6,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有:                                            
    (2)苯的化学性质有:                                            
    (3)苯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把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加到X、Y、Z三种金属中,Y表面有气泡产生,X、Z始终无明显变化;把X的硝酸盐溶液滴加到Z中,Z表面析出X。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Y>X>Z    B.Y>Z>X    C.Z>Y>X    D.X>Z>Y
    3、在自来水消毒过程通常要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是否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某一种           (填“是”或“否”)。
    (3)分析以上微观过程模拟图,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检测反馈是复习中不可少的一步,它可以弥补在有限课堂上对知识复习点的不足,还可能通过反馈让老师和学生了解在这部分知识上的漏洞,及时弥补。每节课约5-10分钟。做完老师批改打分,学生改错。当然若课堂时间不够,也可将检测放在作业中进行了。)
    复习量的多少应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进行。上述教案,我在三个班讲过,其中一个班能顺利完成,一个班未完成检测,另一个班未能完成13题的练习。以上选题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对不同情况班级的学生选题可以不一样,题量也可以不一样。选题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基础并灵活应用知识的原则进行。学生首先应把老师在课堂上练习的题真正弄明白,然后再在每天的作业中配以适当的练习。
    复习不只是老师的教的问题,很大程度还包含了学生怎么样主动进行。教师要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方法的进行复习。首先要求学生不能盲目做题,要把曾经做错的题找出来仔细研究,对容易出错的地方不要只求大概,要反复练习、反复表述,把不懂之处、易错处、常错处一一总结归纳,以求今后再出现时不能出错或少错。学生应该在老师的帮助下对试题进行选择弥补自己的弱项。如有的学生在计算题上老是出错,则让学生加强练习计算题,有的学生在探究题上易出问题,则让学生探究题的训练等。对于有些要求记忆而没有过关的学生,则要求加强记忆。一个知识块复习结束后,就要问自己,有那些收获,还存在那些问题。
    每次考试都有一些学生因为答题不规范而无谓的丢分。如:元素符号、化学式书写不规范,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不配平、无条件、箭头,文字表述题,表达不准确,要求写物质的化学式,而写成物质的名称等等。因此要求学生复习时要训练答题的规范性、准确性,以确保考试时不丢分或少丢分。
    以上是我在中考复习中的一点想法,希望能对化学中考复习有一点帮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