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综合辅导 >

溶液综合题型分类解析

http://www.newdu.com 2018-12-10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溶液综合题型分类解析
    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 刘 涛
    溶液单元中考复习要求全面掌握溶液的组成与特征,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溶解度概念的理解与溶解度曲线的运用,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等,中考考查设置溶液综合试题其内容全面并丰富,可以结合溶液在生活生产中实际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和化学实验探究等,增强考查方式的多样性。现将有关溶液试题进行分类解析,以期对各位考生解答此类问题有所帮助!
    专题一:考查溶液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例题1】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⑴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      
    ⑵在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均为50 g的四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KNO3固体,搅拌至充分溶解(如有不溶解的KNO3,则过滤除去),得到溶液。加入KNO3的质量与得到相应溶液的质量如右表所示:
    

     实验编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加入KNO3的质量( g)
    

    40
    

    50
    

    60
    

    70
    

    溶液质量( g)
    

    90
    

    100
    

    105
    

    105
    

    ①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是       g。
    ②实验1、2、3、4配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b、c、d,则它们的关系为a     b     c     d(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⑶向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生石灰,溶液立即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填字母)。
    A.生石灰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不再溶解           
    B.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               
    D.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水,溶剂减少,有溶质析出  
    分析:生理盐水是将氯化钠NaCl溶于蒸馏水中形成的;从表格中四组数据可发现:实验①和②没有形成该温时饱和溶液,实验③和④形成该温时饱和溶液。因有KNO3固体剩余,则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100 g=110 g;四组实验的溶质质量分数a、b、c、d分别是×100%;×100%;×100%;×100%。向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生石灰,先是生石灰与水化合生成熟石灰,并放出热,其中所消耗的水是饱和溶液中的溶剂,再是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答案:⑴氯化钠;⑵①110 g;②小于;小于;等于;⑶ABD。
    专题二:考查溶液中的数形结合思想
    【例题2】NaCl 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 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⑴10 ℃时,在100 g水里溶解____ g KNO3时,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⑵右图为NaCl 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则表示NaCl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填“甲”或“乙”);其中温度t的范围可能在______(填字母序号)。   
    A.10 ℃~20 ℃           B.20 ℃~30 ℃ 
    C.30 ℃~40 ℃           D.40 ℃~50 ℃
    ⑶10 ℃时,分别在100 g 水中加入35 g NaCl 和KNO3固体,加热到60 ℃时,NaCl溶液为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加热前后,有关两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10 ℃时,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B.60 ℃时,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加热前后,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加热前后,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分析:理解溶解度概念需要将不同温度时溶解度数据与溶解度曲线相结合。从表格中寻找出10 ℃时KNO3 的溶解度为22.9 g;比较不同温度时NaCl和KNO3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可发现氯化钠符合乙的情形。t ℃时(P点)NaCl和KNO3
     
    的溶解度相等,从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对比得出:温度t的范围可能在20 ℃~30 ℃之间。10 ℃时,35 g NaCl溶于100 g 水形成10 ℃时不饱和溶液,升温至60 ℃更不饱和,则加热前后,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10 ℃时,35 g KNO3 溶于100 g 水形成10 ℃时的饱和溶液,升温时剩余溶质将继续溶解,到60 ℃时不饱和,则加热前后,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先增大后不变。
    答案:⑴20.9;⑵乙;B;⑶不饱和;BC。
    专题三:溶液与化学实验综合考查
    【例题3】根据下表数据回答问题:
    

    温度( ℃)
    

    0
    

    10
    

    20
    

    40
    

    60
    

    80
    

    100
    

    NaOH溶解度( g/100 g水)
    

    42
    

    51
    

    109
    

    129
    

    174
    

    314
    

    347
    

    A溶解度( g/100 g水)
    

    0.18
    

    0.17
    

    0.16
    

    0.14
    

    0.12
    

    0.095
    

    0.07
    

    ⑴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⑵在装有100 g NaOH固体的小烧杯中,加入100 g冰水并充分溶解后测定溶液温度为10 ℃,此时所得溶液为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该烧杯放入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使溶液温度升至60 ℃,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⑶利用⑵中所得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入试剂A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
    ②滤液1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分析:从表格中溶解度数据可发现: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查表10 ℃NaOH的溶解度为42 g,则100 g NaOH溶于10 ℃的100 g水中形成该温时的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时剩余固体将继续溶解,至60 ℃全部溶解并形成该温时不饱和溶液,则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100 g:100 g=1:1。
     装置甲中用过量氢氧化钠吸收混合气体中的CO2,可得到NaOH和Na2CO3 的混合溶液。由于A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则A可能是熟石灰Ca(OH) 2 ,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 2 +Na2CO3=CaCO3↓+2NaOH,又由于甲中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则滤液1中含有的溶质有NaOH和Ca(OH) 2 ;操作Ⅱ为了得到氢氧化钠晶体应冷却。
    答案:⑴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或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影响变化大);
    ⑵饱和;1:1;⑶①Ca(OH) 2 +Na2CO3=CaCO3↓+2NaOH;②NaOH和Ca(OH) 2 ;过滤;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同步训练】
    1.溶液的应用非常广泛。
    ⑴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
    

    温度/ ℃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 g
    

    K2CO3
    

    110
    

    114
    

    121
    

    126
    

    139
    

    KNO3
    

    31.6
    

    45.8
    

    85.5
    

    110
    

    169
    

 
    

①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②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    
    

 
    

③20 ℃时,K2C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④30 ℃时,向114  g K2CO3固体中加入100  g水,充分溶解后升温至40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⑵某KNO3样品中含有少量K2CO3,其提纯过程如下:
    
    小资料:K2CO3+ Ca(NO3) 2 =  CaCO3↓+ 2KNO3
    ①操作2的名称是    
    ②溶液B和溶液C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③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为     g(结果保留整数)。
    

 
    

2.下列数据是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 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77.3
    

    ⑴医疗上,氯化钠常用于配制0.9%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中溶质为________。
    ⑵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通常采取晾晒海水的方法,这是因为随温度升高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       (填“大”或“小”)。
    ⑶20 ℃时,向100 g水中加入25 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⑷现有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应该蒸发掉       g水。
    ⑸30 ℃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氯化钠和氯化铵的烧杯中,各加入100  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30 ℃,其结果如右图所示。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烧杯②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都有可能将烧杯①中固体全部溶解
    

    C.若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将得到的烧杯②中溶液降温至0 ℃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参考答案】
    1题:⑴①甲;② t1 ℃时,KNO3和K2CO3的溶解度相等;③11∶10 ;④不变; ⑵①过滤;②B C ;③33。
    2题:⑴NaCl;⑵小;⑶20%;⑷100;⑸BD。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