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中考速查式复习 第7讲 侵略与反抗

http://www.newdu.com 2018-12-11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中考速查式复习 第7讲 侵略与反抗
    专题二 中国近代史
    江苏滨海三中 陆可爱
    ■ 专题知识整合复习
    本专题时段从1840鸦片战争爆发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在这100多年里,中国的社会性质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革命先后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革命时期(1919~1949年)。
    第7讲 侵略与反抗

    ■ 中考命题规律总结
    本考点应注意的几个重要战争──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及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影响;了解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事迹。复习时还应该注意:从鸦片战争的危害,联想到今天禁毒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用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史实,批驳东突分裂祖国的反动言论,说明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台湾人民的抗日活动,认识到台湾问题的由来及“台独”不得人心,不可能得逞;分析清政府一败再败的原因及启示,用史实说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及由此产生的启示。
    考点梳理 知识清单──明确考什么
    ◆考点1:了解虎门销烟
    

    鸦片走私
    

    直接目的:因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危害:①加重了人民负担,影响人民生活;②影响了清政府财政收入;③腐蚀清朝的统治机构;④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林则徐硝烟
    

    措施:①整顿海防;②缉拿烟贩;③收缴鸦片;④虎门销烟。
    评价:①是中国人民的正义举动,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②它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③林则徐是民族英雄。④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对中国的战争,仅仅是借口、导火线,而不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利益的需要是导致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
    

    虎门销烟
    

    时间:19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
    意义:①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振奋了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②领导这场运动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考点2:了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背景
    

    ①英法等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夺取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②鸦片战争前,清朝面临严重的社会问题
    

    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工业原料,打开中国大门。
    直接原因:清政府命林则徐实行禁烟运动
    

    时间
    

    1840~1842年
    

    经过
    

    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战争爆发。1842年8月,英舰到达南京江面,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战争结束
    

    结果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内容
    

    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赔款2100万银圆。③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宁波、上海,厦门为通商口岸。④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
    

    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阶级关系: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经济:开始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社会政治:导致清政局的开始变化。 
    社会思想:“闭目塞听”局面有所改变。促进了爱国知识分子的觉醒,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御侮必先自强
    

    性质
    

    中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自卫战争
    

    向西方学习
    

    魏源和《海国图志》:根据林则徐的《四洲志》等资料编写,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翔实的专著。影响:对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作用
    

    抗英斗争
    

    1841年,中国近代第一次大规模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
    淮安:关天培(关天培是鸦片战争中的抗英将领,他支持林则徐实行禁烟政策,在虎门战役中牺牲)
    

    ◆考点3: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金田
    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抗击洋枪队
    

    (1)1860年,青浦战役,太平军大败洋枪队华尔
    (2)1862年,慈溪战役,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考点4:知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强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
    

    ①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扩大侵略权益。
    ②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③主要事件: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④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火烧圆明园
    

    背景: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侵略者:英法联军(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
    评价:是英法联军摧残中国文明的滔天罪行
    

    不平等条约
    

    天津条约:四国(俄、美、英、法),内容(公使驻京、十处通商、外人入内、赔款),最北最南口岸和长江中游汉口。
    北京条约:英法,增开天津,割九龙司,华工出国,追加赔款。(《北京条约》主要内容用字头法结和谐音法记为“准(许)天天陪酒”。解释:“准”──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天天”──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陪”──谐“赔”音,指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 万两白银;“酒”──谐“九”音,指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俄国侵占北方领土:趁火打劫,《尼布楚条约》、四条约,强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成为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1)1858年《瑷珲条约》: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2)1860年《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领土
    (3)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领土
    (4)19世纪80年代《改订条约》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西北部7万多平方千米领土
    

    ◆考点5: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背景
    

    ①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②1865年,中亚的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并擅自建立政权。1871年沙俄还直接占领伊犁地区
    

    过程
    

    1878年,民族英雄左宗棠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19世纪80年代中俄签订了《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损失了中国西部的一块土地和大量赔款
    

    治理
    

    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意义
    

    维护了祖国统一
    

    ◆考点6: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了解《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影响
    

    背景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强盛,对外侵略野心膨胀,制定了大陆政策
    

    导火线
    

    1894年,朝鲜发生了东林党起义,朝鲜向清政府请求派兵,日本也乘机派兵,后由日本挑起战端
    

    主要
    战役
    

    黄海海战(爱国将领: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牺牲)
    威海卫之战(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爱国将领邓汝昌)
    由于清政府的妥协,最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
    

    结果
    

    清朝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
    A.时间:1895年4月 
    B.内容: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割台湾等领土,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赔款使清政府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开埠通商,使日本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允许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反割台斗争及意义
    

    丘逢甲、徐骧率台湾义军,刘永福的黑旗军联合抗日。表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反侵略典范
    

    ◆考点7: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能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影响
    

    原因
    

    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
    

    时间
    

    1900年至1901年八国联军(英、法、俄、日、法、德、意、奥)发动了战争
    

    结果
    

    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
    (1)时间和人物:1901年9月,李鸿章与八国签订
    (2)主要内容: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中国的税收在很大程度上受外国控制)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使馆界成为列强在中国都城的占领地)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④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京津等广大地域,被置于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
    

    影响
    

    《辛丑条约》的签订,西方列强完全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这一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考典题 高频考点──知道怎样考
    【典题1】(2013年·江苏泰州市)《南京条约》的内容中,破坏中国关税的条款是(  )
    A.赔款2100万两   B.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C.割香港岛     D.英商进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解析】《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本考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对于此类问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如本题中的“关税”,在对选项进行分析,与此有关的就是正确答案。经分析可知只有D项与关税有关。
    【答案】D
    【名师归纳】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由南京这座城市我们可以联想到近代史学过的有关的知识点:①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②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③1937年,南京大屠杀。④1940年,汪精卫成立了南京伪国民政府。⑤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另外,《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可以谐音记忆为“光(广州)下(厦门)不(福州)能(宁波)上(上海)”。
    【典题2】(2010年·湖南湘西自治州)甲午战争中,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清军将领是(  )
    A.邓世昌  B.李秀成  C.左宗棠  D.张之洞
    【解析】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战役,此类题多以选择或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回顾所学知识并加以分辨选项便知,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将领,左宗棠收复新疆,张之洞创办洋务。
    【答案】A
    【名师归纳】此类题应注重对题干的分析和对选项的识辨。
    【典题3】(2012年·常州市北环中学)在近代史上造成北京城的珍宝大量流失的侵略战争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项所列四次侵华战争,只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攻占北京,于是排除①③项。
    【答案】C
    【名师归纳】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开始沦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列强通过发动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不断扩大侵略特权,使中国沦为其半殖民地,清朝政府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
    【典题4】(2010·四川成都)近代时期,在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首次出现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条款的是(  )
    A.中美《望厦条约》  B.中英《北京条约》 
    C.中日《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本考题考查《马关条约》主要内容的识记能力。中日《马关条约》包括四项内容,可归纳记作:“一厂、二亿、三岛、四口”。一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二亿──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三岛──割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四口──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答案】C
    【名师归纳】《马关条约》主要内容还用谐音法记为“哥哥开厂赔两亿两”。解释:“哥哥”──谐“割”音,指割地;“开”──开放四处通商口岸;“厂”──口岸设厂,内销免税;“赔两亿两”──赔款两亿两。
    考点综合与新题型
    【典题5】(史实辨析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动荡,民怨沸腾。下面是1901年北京百姓对这一时局的议论,其中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去年英法联军进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那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却逃之夭夭。别看朝廷对付洋人没本事,相当年对付主张变法的洋务派却够凶狠,把康有为等六人全杀了……听说,今年又签了个《马关条约》,连东交民巷都不让咱中国人居住了!我看这大清国的末日快要到了……
    错误:
    改正:
    错误: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解析】本考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辨能力。回顾所学知识并加以分辨便知:题干有时间限制“1901年”,这个时间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签订之际。对于此类题,可采用排除法先排除干扰项,然后通过对知识的再认再现确定正确答案。
    【答案】①错误:英法联军;改正:八国联军②错误:洋务派;改正:维新派③错误:康有为;改正:谭嗣同(戊戌六君子中的其他五人也可)④ 错误:《马关条约》;改正:《辛丑条约》。
    【名师归纳】《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有四项,可化简串联记作:“前进宾馆出新丑”。解释: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可化简为“钱”;②要求清政府严禁人民反帝,可化简为“禁”;③允许外国驻兵于中国铁路沿线,可化简为“兵”;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可化简为“馆”。
    第7讲训练 侵略与反抗
    一、夯基固本 自主检测,厚积薄发
    【考点一】虎门销烟
    1.(2010·福建福州)逛灯市、赏花灯成了元宵节福州一大民俗文化活动。右图花灯介绍的福州历史名人是(  )
    A.林则徐  B.严复  C.林觉民   D.沈葆桢
    2.(2011·江苏连云港东海中学)我们要再现林则徐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爱国场景,最好选择(  )
    A.虎门销烟   B.黄海海战  C.收复新疆  D.第二次鸦片战争
    3.(2010·四川达州)国际社会把每年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纪念日,以此纪念林则徐销烟的壮举。与此壮举相关的地点是(  )
    A.南京  B.上海  C.虎门  D.厦门
    【考点二】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4.(2010·山东潍坊)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
    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5.(2012·安徽)“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之直接起因的鸦片在这项条约中竟然只字未提”。这项“条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2013·南宁)《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的(  )
    A.领土主权  B.司法主权  C.关税自主权  D.内河航运权
    7.(2010·四川内江)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自制的一把近代列强侵华大事年代尺示意图,“?”(问号)处没有完成。请根据图示帮他们完成正确选项(  )
    
    A.中法战争  B.鸦片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考点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8.(2013·龙东)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在1862年慈溪战役中击毙的“洋枪队”头目是(  )
    A.戈登   B.西摩尔   C.华尔   D.瓦德西
    【考点四】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强占北方领土
    9.(2013·泰州)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 )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10.(2010·山东青岛)电影《傲蕾·一兰》歌颂了达斡尔族人民抗击沙俄侵略的英勇事迹,揭露了沙俄对我国领土的侵略行径。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侵吞了中国东北地区大片领土,其中包括(  )
    A.巴尔喀什湖东南地区  B.库页岛  C.辽东半岛  D.伊犁地区
    11.(2010·贵州贵阳)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地最多的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日《马关条约》
    【考点五】左宗棠收复新疆
    12.(2013·湛江)清朝末年,杨昌浚写了一首关于玉门关的诗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里将春风引到玉门关的大将是(   )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13.(2010·广东汕头)左宗棠为维护国家主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有关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率三路大军入疆,击败阿古柏侵略军 
    B.出使俄国,通过外交途径收回伊犁
    C.出兵新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主张加强海防,放缓西北塞防
    14.(2010·新疆乌鲁木齐)清朝时期,为收复新疆、维护祖国统一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有(  )
    ①李鸿章②左宗棠③刘锦棠④曾纪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六】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邓世昌
    15.(2010·四川资阳)一位工人进日本在重庆开设的工厂做工,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甲午中日战争后
    16.(2010·广东汕头)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写于(  )
    A.1843年  B.1894年   C.1896年  D.1902年
    17.(2013·河池)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此时日本入侵,清军战败。后来有人在北京城门写下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对联中“割地求和”是指清政府签订了(  )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8.(2010·福建龙岩)在电影《甲午风云》中,可以看到下面哪个历史人物英勇杀敌的光辉形象(  )
    A.戚继光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邓世昌
    19.(2010·福建漳州)邓世昌指挥“致远”号舰艇,撞击敌舰壮烈殉国的战役是(  )
    A.东山保卫战   B.威海卫战役 
    C.黄海海战    D.雅克萨之战
    20.(2010·湖南岳阳)《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
    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考点七】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21.(2010·浙江湖州)在中国近代,下列哪一条约签订以后出现了右图局面?(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2.(2013·日照)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官长”是在签订下列哪个条约之后(  )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北京条约》
    23.(2012·江西)有人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 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此条约的主要影响是(  )
    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拓展探究  举一反三,一显身手
    24.(2010·吉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9年(1840 -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回答:
    (1)“109年沧桑巨变”,其开始和结束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写出其中一位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前赴后继”的民族英雄。
    (2)“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3)从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25.(2010·四川巴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 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
    请回答: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2)材料二中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劫掠者是谁?
    (3)写出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26.(2013·东营)(13分)海防事关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维系着国家的命脉,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国家的兴衰与荣辱,彰显着国家的实力和尊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制驭外夷者,当缮舟舰,练水师,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
    材料三 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 “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摘自《清史稿》
    材料四 经过六十年建设,海军已发展成为由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岸防和陆战力量等组成的综合性军种,按照近海防御、远海防卫的战略要求,着眼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要求,全面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能力、远海机动和近海综合作战能力、维护海洋权益和战略通道能力,海军发展成为兵种齐全、核常兼备的现代化军种,海军建设实现新的历史跨越。──摘选自建国60年阅兵式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制驭外夷”方面的主要主张。(2分)(不得照抄原文)
    (2)与材料二中吴元炳“重于水师”的奏议相对应,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3)根据材料三,在“甲午一役”中,威海卫“水师”“毁于日本”具体指什么事件?(2分)由“藩篱尽撤”你会想到近代中国怎样的海防现状?(2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我国海军的特点。(2分)联系我国海军编队多次圆满完成远近海护渔护航任务以及“辽宁舰”航母正式列编的事实,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第7讲训练 参考答案
    1.A【解析】花灯上人物是林则徐,福州人。
    2.A【解析】虎门销烟──林则徐,黄海海战──邓世昌,收复新疆──左宗棠,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军大败洋枪队华尔。
    3.C【解析】国际禁烟纪念日──林则徐销烟──虎门销烟。
    4.D【解析】鸦片战争打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一是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5.A【解析】“作为这场战争之直接起因的鸦片”由此判断。
    6.C【解析】“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这是关税。
    7.B【解析】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8.B【解析】1862年,慈溪战役,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9.B【解析】火烧圆明园──英法联军──掠走“十二生肖”。
    10.B【解析】1860年《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领土;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领土。
    11.B【解析】《瑷珲条约》──60多万;《北京条约》──40万;《勘分西北界约记》──44万多;《改订条约》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7万多。
    12.B【解析】天山──新疆──左宗棠收复。
    13.A【解析】B是曾纪泽所为,C是乾隆所为。
    14.D【解析】左宗棠,率三路大军入疆,击败阿古柏侵略军;曾纪泽,出使俄国,通过外交途径收回伊犁;刘锦棠,将行省制度施行于新疆。
    15.D【解析】《马关条约》开“四口”: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16.C【解析】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去年今日割台湾”,今年为1895+1=1896.
    17.C【解析】注意时间“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18.D【解析】只有邓世昌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戚继光,明朝抗倭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鸦片战争中虎门战役。
    19.C【解析】邓世昌──黄海海战。
    20.D【解析】分析《辛丑条约》条款的影响。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1.D【解析】图意是清人任洋人摆布,暗示清人是“傀儡”。
    22.B【解析】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官长”──说明成为洋人的“傀儡”政权。
    23.D【解析】由材料判定是《辛丑条约》──影响。
    24.(1)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新中国成立);林则徐;关天培;邓世昌;左宗棠;杨靖宇;赵登禹;佟群阁等。(答出以上一位即可给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给分)(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五四爱国运动。(3)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的强大是平安的保障;中国人民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甘于奉献、勇于探索等。(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给分;其他答案观点正确,符合题意也可给分)
    25.(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3)《辛丑条约》。(4)腐朽的封建主义难以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落后就要挨打;坚持改革开放,提高我国综合国力。(言之有理即可)
    26.(1)制造轮船,训练水师,加强海防(照抄原文不得分)。(2)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3)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近代中国“有海无防”(或海防废弛)。(4)特点:兵种齐全、现代化程度高、综合作战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等(或多兵种、综合性、现代化、机动性等)。结论:我国海防力量日益强大(或我国海军实力不断壮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