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与社会 > 试题 >

吉林省2010年历史与社会学科中考试卷分析

http://www.newdu.com 2018-12-11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吉林省2010年历史与社会学科中考试卷分析
    吉林省东丰县教师进修学校 谷淑荣
    吉林省2010年历史与社会学科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它既是初中学生的学业考试,又是高中学校招生的选拔性考试,但更侧重于学业考试。2010年历史与社会学科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新课程实施以来第六次参加中考,考试应注重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全面了解我县初中毕业生历史与社会学科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分析我县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现状,我们对全县2500名初中毕业生的历史与社会试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又随机抽取了146份试卷进行了抽样统计、分析,并结合试题及学生答卷反映出来的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如下,供初中一线历史与社会任课教师和相关部门参考。
    一、试卷评价
    (一)命题意图
    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试题的命制,严格遵循吉林省中考命题指导思想、原则。命题做到有利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依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的评价建议,以及吉林省教育厅制定的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范围,并结合我县初中教育教学实际,注重考查学科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和能力,落实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内容。试题的设计注重贴近社会及学生生活实际,适度设计开放性、探究性题目,体现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充分体现历史与社会综合学科特点,试题在前几年中考成果的基础上注重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
    (二)试卷结构
    2010年吉林省历史与社会学科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政治合卷共计120分,各占60分;仍实行开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题设计的难易比例为8:2;试题的设计既注重了基础,又体现了开放性、探究性,并能联系现实和学生实际。
    2010年历史与社会学科试卷由四道大题19道小题构成。一是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本大题的特点是既注重基础知识考查,又突出重点,同时注重各册知识内容的分布、分值比例等。二是归纳列举题,共4道小题,满分15分,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归纳整理能力。三、四大题是材料分析题和综合探究题。主要考查学生表述、分析评价能力、综合与概括能力,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试题特点及试题点评
    1.注重基础、突出重点
    今年我省教育厅规定命题更侧重于学业水平考试,力求及格率达到85%~90%,控制满分率,充分体现8:2(去年7:2:1)的比例,因此就决定了试题考查的知识点以基础知识为主,试卷中属于识记层次的试题占48分。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地图、人地关系、气候类型、重要人物、事件、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成就等。2010年历史与社会试卷考查的基础知识中注重学科核心知识的考查,如考查了大洋、气候、文艺复兴、科技革命、重要事件——南昌起义、重要人物——王进喜、市场经济、区域组织、四大发明、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比较、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等,这些主干知识的考查充分体现了基础与重点结合的特点。而重点考查的内容中有识记层次,又有理解和运用层次。
    如选择题第3小题,考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第5小题,从考查人物(爱迪生)入手,考查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标志,电灯的发明和使用;第16小题,考查中国的四大发明,设问既注重基础,又包含理解、运用和体验,使“三维目标”有机的融合与渗透。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现综合、注重开放
    作为综合课程的历史与社会,它包括历史、人文地理以及相关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因此,试题从多角度、多层面选材,并进行有机的整合,真正体现学科综合课程的特色。在试题的编制设计中,较多的考虑到试题的综合性、开放性,使学生在答题中,增强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试题的设计和答案的要求上,都给学生留有更多的张扬个性,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避免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弊端的影响。
    例如:第15小题,利用了一个简单的“东北地区”示意图,从不同层次、多角度设题,体现知识交叉,历史、地理综合,七年级、九年级内容综合,既注重基础知识又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如(1)问从地理的角度考查地理事物、地形、行政区划以及东北地区的邻国。(2)从历史的角度考查“一五”计划期间在东北取得的建设成就。让学生通过答题,进一步增强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也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教育功能和开放性。
    再如:第18小题,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外历史对比。对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结果的比较,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本题的特点是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在问题的设计和答案要求上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16、18、19题的最后一问,都是开放性试题,谈感受、谈启示、谈感悟,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拘于书本,是学生在感知、积累、理解学科知识之后形成的自己独特的见解,是通过独立思考,归纳比较之后做出的解释。这些问题的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也渗透了学科教学的导向。
    3.遵循科学性、凸显人文性
    为充分体现考试评价的激励、导向和教育功能,在试题的编制中严格遵循科学性原则。试题表述力求语言规范、简洁、指向明确,避免出现科学上错误。试卷设计注重人性化,图文并茂,贴近教学实际。2010年中考试卷,共设计了10幅图片,一个表格。如第7小题,选用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四幅图片,考查了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有关的重要事件;第16小题,选择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四幅图片,设问既简单又贴近学生。文字阅读量明显比去年减少,达到了近几年图片最多的一年,减少了阅读障碍,增加了学生的思考时间。通过读图文的形式,从视觉引发学生思考,分析回答问题。彰显了人文性、体验性,避免枯燥的罗列史实。再如:4、5、8、15、19小题等,在题干表述上,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学生答题的紧张心理,同时又对学生阅读图文、理解题意和表达问题提供切实的帮助。
    二、试卷成绩统计
    1.全县试卷成绩统计表(满分60分,54分以上优秀,36分以上及格)
    

    总
    人
    数
    

    0~35分
    

    36~53分
    

    54~59分
    

    60分
    

    满
    分
    率
    

    平
    均
    分
    

    及
    格
    率
    

    优
    秀
    率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
    

    %
    

    2500
    

    482
    

    19.3
    

    776
    

    31
    

    1069
    

    42.8
    

    173
    

    6.9
    

    48.8.
    

    80.7
    

    42.8
    

    从全县试卷成绩统计数据看,考生的平均分为48.8,及格率达到80.7%,优秀率达到42.8%,满分率达到6.9%。考生成绩同去年相比持平。
    2.全县抽样试卷成绩统计表(满分60分,36分及格、54分以上优秀)
    

    总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满分率
    

    优秀率
    

    146
    

    49.42
    

    82.54%
    

    7.2%
    

    44.2%
    

    3.抽样全卷各题成绩统计表
    

    题号
    

    应得分
    

    平均分
    

    得分率
    

    难度
    

    一
    

    10
    

    8.44
    

    84.4%
    

    0.84
    

    二
    

    15
    

    12.42
    

    82.8%
    

    0.82
    

    三
    

    20
    

    15.94
    

    79.7%
    

    0.79
    

    四
    

    15
    

    12.62
    

    84.13%
    

    0.84
    

    全卷
    

    60
    

    49.42
    

    83.2%
    

    0.82
    

    三、在抽样中发现的问题及分析
    第一题是单项选择题,共10个小题,满分为10分。从以上3表数据统计结果看,是考生答的最好的一道题,得分率较为84.4%,说明考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比较扎实,同时也具备了初步的分析、理解能力。
    失分较多的是第3题、6题、7题10题。如第1题考查的是由于条件优越,被人们誉为“黄金水道”的河流是
    A.黄河  B.长江  C.珠江  D.京杭大运河
    正确答案是B。部分学生选择了D,失分原因是考生理解偏差(马虎)或基础不够扎实,出现答题错误。第6小题是对火烧圆明园的侵略军的考查,部分学生都选择了D八国联军,正确答案是B英法联军。第7小题是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中反应的重要事件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有关的是,正确答案是C南昌起义,部分学生都选择了D胜利渡长江,失分原因是考生没有读完题干就忙着写出答案或基础不够扎实。第10小题是对国际上重要组织的考查,在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组织是——欧洲联盟,部分学生都选择了A联合国或B世界贸易组织,原因是考生审题不细而失分。
    第二题是归纳列举题,共4个小题,满分为15分。从以上3表数据统计结果看,也是考生答的较好的一道题。但也有部分学生失分,其中13题中的(3)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学生答出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没有给分,原因是答案: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或三大改造的完成),失分的原因是答案问题或批卷老师的问题。14题中的(3)既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正确答案应该是文化的多样性,部分学生答出了文化的多元性,也造成失分。
    第三题是材料分析题。共3个小题,满分为20分。从以上3表数据统计结果看,是考生答得较差的一道题,失分率较高。此题在教材中虽然没有现成的答案,但大部分都属于基础知识和少量的理解和运用,在平时教学中也是最基本的常识,有的在教材中可直接找到答案。其中第16小题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此题以四大发明为切入点,不同层次的从多角度设题,如(1)问图2《金刚经》卷的印刷反映了隋唐时期哪一方面的技术成就?多数学生写出印刷技术,有的笼统写科技方面的成就,正确答案应该是雕版印刷。(3)问图四中指南针的发明有什么作用?请举出一个具体事例。有的学生竟然写出罗盘针或不写。失分的原因可能是不理解题意。
    第四题是综合探究题。共2个小题,满分为15分。从以上3表数据统计结果看,此题是考生答得较好的一道题。个别考生答的不准确,如18题(2)问,六七十年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事件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部分学生答出了戊戌变法,造成严重的失分。19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成就以及谈一下你的感悟。通过表格的形式完成。在外交政策上,多数同学答出:改革开放;成就:有的学生答出建国后的成就、一五计划中取得的成就或答案写的不准确,如亚非会议、联合国大会、香港澳门回归、世贸组织等原因是不理解哪些成就是属于外交方面的,也有的个别考生对试题要求不清楚、审题不仔细而失分。希望教师今后在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读题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等。
    以上逐题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基础知识能够掌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评价现实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大多数教师能够按照《课程标准》要求,钻研教材,在教学中注重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培养,使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是,从试卷分析看,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考生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较差。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对历史与社会基础知识缺乏深刻的理解,不能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归纳、解决问题。这说明考生平时的学习多是“死记硬背”,而没有形成思维能力;二是考生两极分化严重,低分数段及不及格人数仍有一定比例。考生的平衡发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关注,是今后教学中需重视的问题。三是考生的书写及语言表述能力差,从试卷卷面看,有部分考生字写得不规范,不准确(联合国的“合”写成“和”,和平共处的“和”写成“合”等),对主观试题语言表述缺乏逻辑性,语言不精练、重点不突出。说明平时教学中还需对考生进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
    四、关于考试命题与对教学的启示
    (一)关于考试命题
    2010年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总的来看,在前几年中考试题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拓展、综合性增强。整体质量也有了新的提升。试卷体现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的评价理念和要求,着重考查了学生是否达到课标所确立的学科毕业标准,重视了对学生学习本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突出试题的教育价值。
    同时,对改善教师的历史与社会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历史与社会学习的效率,都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试卷主要作了以下改进:
    1.进一步体现学科的综合性、开放性特点,关注学生对应用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突出试题的教育价值。
    2.试卷设计注重人性化,图文并茂,贴近教学实际,全卷共设计了10幅图片和一个表格。这种教材化的设计不仅有助于缓解学生答题的紧张心理,同时又对学生阅读图文、理解题意和表达提供切实的帮助。
    3.注重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了避免历史与社会特色性试题以及开放性试题在具体评卷过程中产生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试题命制注重制定了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以减少评阅误差。答案中出现过多处(其他符合题意也可给分)的字样。
    (二)关于对教学的启示
    历史与社会作为综合文科课程,今年在我县已是第六次参加中考。通过考试引领我们的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如何依据课程标准,把握学科核心知识、特点,使学生逐渐适应历史与社会课程的评价要求和考试特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路子。
    1.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的进一步落实
    从抽样卷中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基本题目上得分率较低,这说明他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对基本技能和方法的掌握都很不到位。有些题目教师基本上都进行了针对性复习,但背景或情境的更换就使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出现理解性错误。从这一点上,说明我们平时在教学过程中,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落实不到位,使许多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没能真正理解,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基础知识和基本法法,同时培养学生会学历史与社会,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
    2.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综合训练
    通过试卷答题情况,可以看出二、三、四大题都是两个或几个知识的综合,而这样的试题、特别是三、四大题在试卷中的得分率都比较低,这并非是试题本身的难度,它是基础知识的综合,而许多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就感到束手无策。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有针对性的解题训练与指导。采取典型例题引导,变式训练提高。练典型、练类型、练思路、练方法,通过典型题讲评,评出方法、评出规律、评出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3.尝试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复习模式和方法
    首先,教师应当改进传统的中考复习模式和方法,要切实、有效的减轻毕业学生过重的、不必要的复习负担。可以采取多种复习方法,如知识归类、建构知识网络法。比较法、联想法,学会判断、年代尺等,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通过参与、探究、自主学习活动,领悟历史与社会学习方法,学会分析、判断,从中得出正确的观点和结论。
    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审题、解题能力,学会理清答题思路和方法。在审题过程中,指导学生要审题型和要求,审时空范围、审关键词,然后确定答题思路和方法。组织答案时还要做到答题要点化,表达应把握重点,简明扼要,表述完整。
    最后,倡导快乐、高效的复习理念,让学生在复习时能够保持兴趣,夯实基础,真正提高能力。让每一位毕业学生都能够从题海的煎熬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活泼主动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意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实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