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二) ![]() 1.假如学校操场一周的周长为400米。现在,某七年级学生为它画了一张平面图,图中操场的周长为20厘米,那这幅图的比例尺应为 ( ) A.1:100 B.1:200 C.1:1 000 D.1:2 000 2.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水道的是 ( ) A.苏伊士运河 B.马六甲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巴拿马运河 3.某年冬春之际,我国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省份发生特大旱情。请判断:上述旱区省份属于我国的哪一地理单元 ( )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4.下列关于帝王所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彻——文景之治 B.刘秀——光武中兴 C.李世民——开元盛世 D.武则天——贞观之治 5.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有 ( ) ①结束了封建的专制统治 ②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③确定了美国君主立宪制度 ④确定了美国的共和政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郑成功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世代敬仰的民族英雄,主要是因为他( ) A.始终忠诚于明朝皇帝 B.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C.多次远航传播中华文明 D.坚持抗击南下的满洲贵族 7.下列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战役( ) ①平型关大捷 ②台儿庄战役 ③百团大战 ④辽沈战役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8.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首先掀起民族解放运动浪潮的地区是 ( ) A.非洲 B.亚洲 C.拉丁美洲 D.欧洲 9.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 ( ) A.18世纪 B.19世纪 C.20世纪 D.21世纪 10.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包括 ( ) A.贫富差距扩大 B.环境问题的加剧 C.疾病传播速度加快 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有弊无利 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 11.写出下列国家位于亚洲的哪一区。(4分) ⑴中国—— ⑵印度—— ⑶新加坡—— ⑷伊拉克—— 1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科技文化名人。(4分) ⑴撰写《史记》的历史学家—— ⑵戏剧《窦娥冤》的作者—— ⑶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 ⑷发明电灯的科学家—— 1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战役名称。(4分) ⑴三大战役中,发生在东北的战役-- ⑵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的战役-- 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 ⑷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转折点的战役-- 14.列举人类经济发展大体经历的三个阶段。(3分) 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 15.读中国政区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⑴ 分别写出A和B所代表的邻国名称。 A B ⑵写出C岛屿的名称以及被日本占有50年之久的她回到祖国怀抱的时间。 ⑶在图中相应位置上用字母“D”表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 地点。 ⑷为了密切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在西藏修了三条公路,请你写出除青藏公路之外的另两条公路的名称。 16.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只是回答问题。 (商君)集小乡邑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⑴材料中的“商君”指的是谁?《史记.商君列传》的作者又是谁?(2分) ⑵材料主要记载了商君的什么活动?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主要内容。(5分) ⑶你怎样评价商君的做法?(1分) 17.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指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在亚非国家是存在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请回答: ⑴这次会议又叫什么?召开于哪一年?(2分) ⑵周恩来的这段话体现了怎样的观点?(1分) ⑶会议的召开有哪些重大意义?(2分) 四、综合探究题(共15分) 18.为加强对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纪念红军长征这一历史,你们学校组织了“重走长征路”的纪念活动。 ⑴今年是红军长征取得最后胜利多少周年?⑵写出准备重点考察的三处地点。任选一处,谈谈你选取的理由。⑶通过这一纪念活动,从中你能感受到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8分) 19.作为21世纪的公民,需要了解当代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⑴概括当代国际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特征,并举出一个代表性事例。(6分) ⑵我们中学生为了更好的面对这一国际形势应当怎样做?(1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