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与社会 > 综合辅导 >

2005年全国文科综合试卷探微

http://www.newdu.com 2018-12-11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2005年全国文科综合试卷探微
    朱 可
    (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 杭州 310003)
    [关键词]文科综合试卷,探微,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0457-6241(2005)08-0048-05
    对试卷的探微,既是对当前史学动态、教改方向的把握,也是对当前中学教学理念的整理与思考,非常必要。虽然文科综合考试已经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好几年,大家的分析与探究也已经比较充分,但通观2005年文科综合试卷,仍然给人以探微的热情。
    一、强调应用,凸显人文──2005年文科综合试卷的亮点寻踪
    对试卷的分析,通常会涉及试卷的结构、赋分的标准,对日趋稳定的文科综合试卷来说,再进行类似的分析已经显得多余。然而,2005年文科综合试卷除此以外,仍有一些值得肯定的亮点:
    1.关注现实,强调应用
    文科综合试卷的考查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关注现实、认识社会的意识与能力。2005年全国文科综合试卷在这些方面处理得比较好。石油价格的波动、民族关系的发展、中美关系的曲折变化,居民消费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变化、瓦联网的发展普及以及对民族主义的反思与评价等内容都是当前社会人人关注的现实问胚,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第39题第(7)问“胡锦涛主席在2005年4月24日关于亚非会议的讲话”更是体现了命题者的这一思路;6月份的考试内容竟涉及4月底发生的重大时事,说明考生一定要关注现实,拓展知识,了解国内、国外的重大事件,并能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思考。
    应用能力是文科综合考试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从生理、心理的发展角度来说,知识的学习记忆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但知识的活化与应用则是困难的,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会立节见影,必须循序渐进。2005年文科综合试卷对应用能力的考查还是较为充分的。选择题5~7题关于亚洲两个国家地理位置和自然特点的判读以及对地理坐标的判断、计算,就需要考生较强的读图、识图以及辨图能力;第13题关于“滇王之印”的判断更是要求考生要有对考古史料进行全面分析、思考的能力;第37题关于民族主义的分析与思考也体现了当前我们对民族主义的理性认识──肯定民族主义在激发爱国情感,强化民旌凝聚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但也要避免陷入狭隘民族主义的误区;此题不是直接切入社会热点,但它体现了命题者对培养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的关注与思考,是个良好的命胚导向,值得注意。
    2.提倡素齐,凸显人丈
    政治、历史与地理属于人文学科,因此,它们 都具有意识导向型的功能──通过丰富的社会阅历与广泛的知识积淀,提高自身的素养与人文意识,从而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内涵的合格的社会公民。2005年文科综合试卷延续了前几年的思路,在这个方面作了些非常有意的探索。对长江口外的某次监测,涉及许多冷冰冰的数据与枯燥的图表,但选择题第12题题枝的表述却颇具人文色彩:此次监测所处的时节是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既考查了学生的地理常识,又用名人诗句把地理常识有机融会在一起,也考查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样,第20题用毛泽东的诗句:“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把湘赣边秋收起义的知识结合起来,也是很好的思路,能够让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高文学修养。
    试题中人文精神的凸显还体现在引导考生明确自身责任,对人们所处的时代境况是否能有独特的敏感,并由此而生发的问题意识第30~3l题以林则徐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题干,让考生明确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不顾自身利益的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仍具有相当现实的意义。同时,也让学生明确“趋福避祸,趋利避害’必须从社会关系的总体去理解,要有超越和拓展,这对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是非常必须的。同样,第32、33题对互联网作用的理性思考也是引导学生明确自身责任的有效途径。
    3.重视概括,鼓励开放
    历史概括能力是指按照特定要求对历史知识进行本质、系统、合理周密整理的一种能力,简单说就是将零散分布的历史知识进行处理和提炼,用简洁的语言把历史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因此,概括不是罗列,是宏观上的把握而不是微观上的重复。不然就会满篇空话,离题万里。第37题第(4)问对民族主义历史作用的评价,就要求概括出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同样,第39题第(4)问要概括出“求同存异”中“同”与“异”的内涵,就需要考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高度的提炼,教材中是没有完整的答案供选择的。
    与前几年相比,2005年文科综合试卷在试题的开放性方面也有一定的突破。第36题第(2)问,第37题第(4)问,第38题第(2)(4)问,第39题第(8)问等问题都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的开放性设计.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不拘泥教材与唯一答案的开放思维是必不可少的。
    4.铺垫合理,结合巧妙
    文科综合试卷以社会热点问题为情境,以三科知识为为基础,因此,知识的铺垫与迁移是试卷能否成功的关键,试题的整台与融会是试卷能否被大家认可的保证。2005年文科综合试卷在这些方面也有值得肯定之处。第37题以瓦尔密战役这一小切口切人民族主义的主题,同时,提供一战期间狭隘民族主义的材料,为第(4)问如何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作了很好的铺垫。因为,对于民族主义,教材里没有明确的表述。而且,学生一直有一个根耀蒂固的思维定势:民族主义肯定是积极的,这会影响他们对这一历史观念的全面、客观的理解,该题的四问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安排较为合理。
    三科综合题一直以来都是文科综合试卷的焦点所在.因为综合试卷的内涵与形式在这一题型中最能得到全面的体现。而今年文科综合试卷第39题的情境设计合理,三科知识的结合巧妙。试题以火山爆发引出一些地理知识,再增加材料,以该区域的重要城市万隆为主题,引出今年文科复习的热点问题万隆会议的核心思想“求同存异”的分析思考,再联想亚非会议对我国政府现在倡导的国际新秩序的内容与“求同存异”精神的一致性以及我国与东盟国家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区域化、全球化的趋势接轨。三科题目8个小问过渡很自然,没有生硬的拼接痕迹。
    二、选题不精。设问不明──2005年文科综合试卷的不足
    文科综台试卷的命制难度是非常大的,要把各个学科的知识的迁移与融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005年文科综合试卷也存在一些不足,对此作一些探讨,有助于试卷的进一步完善。
    1.专题选择狭窄
    文科综合试卷以问题立意,以专题呈现,2005年文科综合试卷虽然涉及了不少专题,但严格地说,专题的确立还是显得狭窄选择题13-16题考查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推行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政策,以中国历代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立意;第37题围绕民族主义的主题设了4个小问,从民族主义的角度进行了思考;第39题第(4)(5)(6)三问虽然考查的是万隆会议关于“求同存异”的主张,但万隆会议的核心是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上述各胚共有58分,虽然包括从民族政策、民族主义、民族复兴等不同角度切人,但主体思想是一致的,基本集中于民族关系这一专题,明显地限制了其他热点问题的选取,相比之下却未能充分关照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联合国的建立60周年等重大主题。
    同时,尽管选题狭窄却未能避开《2005年文科综合考试纲要》已经删除的考试内容:37题第(3)问关于凯末尔的民族主义目标的考查是明显地“超纲”行为,虽然,试题提供了材料,但考纲中明确删去了“一战后民族独立运动”这一条目,凯末尔民族独立运动也属于这一范围,在试卷巾不应该出现。因为,“超纲”的试题设计肯定会影响考纲在广大师生中的威信,使中学师生无所适从。有些教师因此开玩笑说:“文科综合考试基本上是《考纲》删什么,试题考什么。”这种情况好几年都出现.不是一个好现象。
    2.设问指向不明
    文科综合考试由于主观性较强,因此,它对试题设问的精确性与指向性要求非常高,如果试题的设问指向不明,就会造成试题的涵盖面宽泛,让人无从下手。同样,面对指向性不明的试题,学生往往会答非所问,给阅卷造成困难。37题关于民族主义的考查,选题有独到之初,四个问题的设计也是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比较有层次感。但明显觉得美中不足的是问题的设计不够精致,影响题目的总体水平。尤其是第(2)问“概括材料二反映出的狭隘的民族丰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产生的欧洲国际关系背景”。关于狭隘民族主义产生的背景,教材里几乎没有明确表述,该题的设问本来就比较难把握。而试题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狭隘民族主义产生的欧洲国际关系背景,指向性就过于宽泛。正因为这样,学生在答题中就回答: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帝国主义的三对矛盾等内容,明显超出了标准答案的要求。
    同样,39题第(5)问是如此设问的:“简述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的,这对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7”考生看到这个设问,直接地感觉就是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历史背景,于是考生就纷纷从建国初期中国的外交形势开始讲起,一直讲到“万隆会议”的历史作用,虽然是洋洋百字,但都是答非所问。如果问题设计能够如此设问“简述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历史背景,这个方针的提出对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就不会犯前面的错误。
    3.试题设计不精
    试题设计不清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试题的设计不够严谨。选择题17—20题是一个关于文学作品的组合题,引题使用了“文学作品的风格、形式和内容往往反映了时代的特点”这一概括性的语言,应该说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道理,是具有哲理的。但后面一系列组台式选择题的设计却明显与这一引题无关或关系不太,不能准确地体现这一命题思路。第17题考查曹操诗歌的总体风格、第18题考查的是诗句的作者杜甫,题目明显偏离上述的引题。如果命题专家能够从以下角度立意,效果可能会更好曹操诗歌的总体风格是慷慨悲凉,这一风格的形成与他生活的时代有什么关系?杜甫的诗句中既有体现“忆昔开元全盛日”的欢快,也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的悲凉,从中引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这一历史时期,以此与引题呼应,题目会更精到,难度也可更有层次。同样,选择题21~24题以“巾美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为引题,但考核的方向却主要以条约内容如《望厦条约》《开罗宣言》等为主,条约的内容固然能体现中美关系的变化,但却不能深刻体现中美关系是怎么变化?为什么变化的?这就影响了试题的层次感和条理性。
    其次,是试题的答案不够清晰、明了。37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所述的瓦尔密战役的胜利”的答案设计是“法国保卫革命、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如果考生回答“是普鲁士侵略法国的非正义战争”也是合理的,因为材料一的主体虽然是法国,但从另一个角度回答也未尝不可,如果在答案中稍加说明,即可解决这个问题。39题第(6)问“简要说明万隆会议对当时的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的答案:“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两句话的含义几乎是一致的,前者具体,后者抽象和概括,但缺乏层次感。第37题第(3)问指出材料三反映出的凯末尔革命中民族主义的目标,答案要求概括出“独立、富强(或民主)”,但如果学生把材料三的后半句抄一遍,我们也很难判他们失分,如果答案设计上能够加上一句“不得摘抄原文”,就更为合理。
    4.材料引用不当
    按照历史学的传统,材料的引用应该言之有据,注明出处。但2005年文科综合试卷第37题的史料基本上是一种简单的叙述,既没有出处,也不够严谨,与规范的史料解析题相距甚远。历史材料的不规范,既会影响学生进行正确的、合理的判读,而且,会让学生形成这样的一个观点:材料可以是随意组合的.这会影响学生历史学习乃至文科学习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出现随意、偏颇的倾向,这对历史学习是绝对不利的。这种材料分析题的问题已经延续好多年,应该引起重视。
    三、合理迁移,科学强化──文科综合考试复习策略
    经过多年的探究,绝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对文科综合复习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路。但不可否认的是,高三文科(历史)复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稍有偏离,就会影响复习的效率。
    1.合理确定专题
    文科综合复习的关键是考生能否确立立体的知识结构。高三的学生不是没有学科知识,也不是没有知识的结构。但般说.他们的知识结构是平面的,或是单一的、狭隘的,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阅历以及知识的不完善而造成的。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学会迁移──将所掌握的各科知识,织成一张纵横交错的立体知识网络,解释一些重大的社会现象,而专题复习是发挥历史这一独特学科功能的主要方式与手段。专题的确立既应该体现历史学科特性,叉要结合教材内容,瞄准高考方向,更要考虑热点时事,正面引导。因此,专题的确立不能太空泛,如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等传统专题现在看来意义不大;但也不能太狭窄,如台湾问题作为一个专题就显得单薄。如果我们把这两个题材结合起来,以“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作为专题立意,内容就更加丰富,专题复习就更加有效。
    我们可以这样确定该专题的复习主线:综观古今中外历史,国家完成统一需要具备哪些共同的历史条件?──国家统一会产生怎样的积极作用?──现在影响我国国家统一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最大障碍是什么?──与台湾问题有关的地理、政治知识有哪一些?──台湾问题的解决是历史的必然(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既可以把政治、历史以及地理的知识整合起来,又能使专题显得立体、丰满。同样,某一重要社会观念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演进也是一个很好的专题,2005年文科综合试卷关于民族主义的考核实际上也就体现这一专题的基本内容,其他如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垄断主义以及改良思潮、革命思潮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发挥着不同的历史作用,值得大家关注。
    2.科学强化基础
    强化基础,这已经是每位师生的共识。随着高考难度的降低和灵活性的提高.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已经是文科综合考试的方向。但一些高三同学的“强化基础”,只是死记硬背史实、概念、年代和人物,使自己的历史复习陷入机械读背的误区;或是只会作练习.把自己陷于“胚海”之中。基础必须在适用中活化起来,没有基础的运用是空谈,没有运用的基础是残砖碎瓦。真正强化基础应该将基础知识运用于把握特征、探寻规律、把握观电、明确概念,真正科学地强化基础。如秦、隋、元三个王朝都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都开展了制度创新,开创了一些影响深远的新制度;都开展了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如修长城、造运河等;都承上启下,为后世强盛王朝的出现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这些王朝为什么都会短命夭亡呢?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能够让学生明确:尉家的长治久安应该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前提.当封建王朝更替,国家百废待兴之时.任何违背人民意愿,不顾国家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的穷兵黩武的行为和为封建统治者的一己之利,劳民伤财的过激举动都会引起民怨沸腾,加速统治的覆亡。只有把握规律,学会分析、思考,才能说基础得到了强化。
    同样,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一些殖民者公开声明:“贩卖黑奴是极其野蛮的、不人道的行为!”那么,为什么在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殖民者不会产生类似的道德观念呢?为什么当时他们会以此为业并乐此不疲呢?难道是殖民者的良心突然发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吗?很明显,对这种问题的思考必须把握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巩固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
    3.关注社会现实
    文科综合考试以社会热点问题为导向,以情境设计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方式,这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但在平时的复习中,明显地感觉到一些考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不够,具体体现在“下两个方面:
    首先,未能把热点问题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大家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但我们是否明确全球化是怎样形成的?面对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在全球化、区域化的形势下我们如何搞好与“东盟”等区域组织的关系实现“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这些问题都可以从所学知识中找到答案。2005年文科综合试卷关于“万隆会议”的考查,应该说是切准了热点。找准了学科的知识点,但该题的得分情况也并不理想,一方面是学生的审题不明,但更主要的还是学生不能正确把握热点与知识点的结合如“求同存异”中“同”“异”的的概括,这是非常让人遗憾的。
    其次,未能延伸拓展知识。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热点,但我们应该明确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民主法制、诚信友爱、公平公正、创新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等内容,只有把这些知识进行延伸拓展,才能真正地体现对现实的关注。2005年文科综台试卷第39题的主题思想也与此有关,因为“求同存异”和“睦邻、安邻、富邻”都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4.善问多问问题
    文科学生最大的障碍就是看得懂教材,问不出问题。不会提问.反映同学尚未发生历史之幽思,也就不可能真正领会和挖掘教材的“隐性知识”,也就不可能真正历史地看问题。金属工具的使用意昧着人类开始进入文明时代,为什么石器的使用不能证明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呢?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世界格局经历了叫次重大的演变,到底有哪些因素推动或制约着世界格局的演变?这些问题教材里没有也不可能有明确的答案需要师生一起探究,共同挖掘。
    善问多问问题的培养可从两方面着手:
    首先,回归教材,以教材为中心,理解教材的框架结构,建立立体的知识之树,这是产生问题的基础,进^高三以后,历史的新知识不是很多,很大程度上是对原有的教材进行深化和提高:正因为如此,一些学生认为高三教学已经是在“炒冷饭” 于是,他们偏离教材,关注于热点与专题,造成知识不落实、基础不巩固,这是不可能产生问题情境的、因为感性的知识是产生理性的认识(问题)的基础,学生应该回归教材,学会看书.学会整理,学会提问。
    其次,自己设计题目。学生可以由浅人深,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题目:从选择题到材料题、问答题,精心设计答案。题目与答案的设计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再次,认真对待练习=练习题应该精选,不能以多取胜,也不能以掌握答案为目的,应该对每个答案说出所以然。这样的练习,才是解决问题的练习,才是产生问题的练习。
    [作者简介]朱可(1963-),男,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历史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本文转载自《历史教学》2005年第8期 总第50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