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地理 > 模拟题 >

地理时政热点问题专题训练(一)

http://www.newdu.com 2018-12-11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地理时政热点问题专题训练(一)
    湖北省十堰市第六中学 瞿道峰
    考点一   中东问题、国际油价涨落与中东局势
    2008年3月22日,是第16个“世界水日”。由于2008年是国际环境卫生年,因此2008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涉水卫生”。由于管理不善、资源匮乏、环境变化及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原因,全球约有11亿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26亿人缺乏基本卫生设施。据此回答1~3题。
    1.全世界有许多地区因水而引发冲突,其中最典型的是(   )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            B.拉丁美洲地区
    C.中东地区                        D.东南亚地区
    2.全世界60%的地区面临水资源不足和供水紧张。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急剧增长                    B.水污染严重
    C.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D.世界淡水总量不足
    3.(2008镇江市)读“中东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是指________洲、欧洲和非洲, “五海”主要为地中海、_______海、里海、红海和__________海,其中      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
    (2)本区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及其沿岸地区。请任意写出本区一个重要的产油国:_________。
    (3)中东地区淡水资源极其匮乏,因为该地主要为热带和亚热带________气候。
    (4)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奉为“圣城”的是________。(填下列选项字母)
    A.开罗    B.巴格达   C.耶路撒冷    D.麦加
    4.中东地区战乱频繁的影响因素很多,下列与之无关的是(   )
    A.自然环境优美         B.民族矛盾尖锐 
    C.石油资源丰富         D.淡水资源紧缺
    解析:①西亚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②石油资源丰富,是西方霸主争夺的焦点;③历史已久的民族、宗教问题是本区不安定的重要因素;④淡水资源危机也是导致本区战争因素之一;⑤油价波动使全世界经济动荡,成为又一热点问题。
    答案:1. C   2 .D   3.(1)亚;黑(海)  阿拉伯(海)(黑海和阿拉伯海顺序可调换) 里(海)  (2) 波斯湾  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答一个即可)  (3)沙漠   (4)C   4.A
    考点二   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  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
    5.克什米尔地区是哪两个国家之间长期冲突的根源(   )
    A.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    B.巴基斯坦与印度
    C.阿富汗与巴基斯坦      D.印度与巴勒斯坦
    6..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人口爆炸、资源危机、环境污染    B.人口问题、发展问题、能源问题
    C.人口问题、安全问题、发展问题    D.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和平问题
    7.(2007湘潭市)南极地区是科学家的天然实验室。读图回答。
    
    (1)在图中粗线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长城站的地理座标:经度_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___。
    (3)中山站位于南极点的_________方向。
    (4)每年都有大批科学家赴南极地区考察。当我国处于___________(春、夏、秋、冬)季时,是考察该地区最理想的时期。
    (5)科学家在南极地区多年考察发现,该地区有冰雪融化、冰层变薄的现象,请你解释原因。
                                       
    (6)两极地区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但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主要原因是什么?
                                       
    (7)我国南极科学考察船于12月20日抵达南极某地,这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南极地区的平均气温是(   )
    A.约-60℃左右      B.约20℃左右      C.约0℃左右       D.约-30℃左右
    (8) 南极有丰富的煤炭、铁矿、海洋生物资源外,还储存有世界上最丰富的            资源。
    8.读右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1)这幅漫画的题目是“地球出汗了”,它反映了当前的大气环境的问题是            
    (2)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3)这种现象产生的严重影响是                               
    解析:两极地区储藏各类丰富的资源,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开发这些资源的可能性日增。对两极的科考只出于和平目的,同时要让我们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地球出汗了”这幅漫画反映了全球变暖,气温升高的问题。
    答案:5.B   6.A     7 .(1)顺时针方向;(2)西经60度(60°W);南纬60度(60°S);(3)北;(4)冬;(5)全球变暖;(6)南极地区是陆地(或平均海拔高、冰雪覆盖);(7)D;(8)淡水       8.(1)全球气候变暖;(2)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乱砍乱伐,造成森林破坏,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全球气温增高;(3)海平面上升,干旱面积扩大,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影响。
    考点三 自然灾害(海啸、泥石流、飓风、地震)  四川5.12地震  中国南方罕见的雪灾
    汶川地震 背景材料八: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在四川汶川(30.6°N,103.3°E)发生8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周边地质灾害。
    试题设计:据此回答9~15小题。
    9.下列国家中,最易发生地震的一组是(   )
    A.俄罗斯、智利                    B.德国、美国
    C.澳大利亚、巴西                  D.中国、日本
    10.下图是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略图,在武汉工作的四川籍李明要乘火车前往成都去支援灾区,其中哪一个是李明工作单位所在的省和前往的省?(   )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5.12地震震惊世界,许多国家主要通过了什么组织对我国实施了援助?(   )
    A.红十字会     B.联合国        C.世贸组织       D.国际奥委会
    12.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的原因是(   )
    A.由火山喷发引起
    B.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C.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D.位于大陆断裂地震带上,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而造成;
    13.该地震使震中附近河流沿岸多处发生滑坡崩塌,致使河流堵塞,其最大潜在威胁是(   )
    A.滑坡体与河水一起形成泥石流     
    B.土坝堵塞河道,上游水位上涨,易诱发地震
    C.堰塞湖坝崩溃造成洪水危害         
    D.多处堰塞湖拦水,致使下游地区干旱缺水
    14.本次地震灾害发生后,在山区引发的次生灾害是(   )
    A.滑坡、泥石流          B.疫病、火灾   
    C.水灾、海啸            D.火山、风暴潮
    15.当地震灾害发生时,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   )
    ①在家中(楼房),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不能使用电梯;②在教室,应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脚;主震过后,迅速有序地撤离教学楼;③在操场或室外,躲在教学楼等建筑物墙脚、屋檐下,或马上回到教室去;④在野外,躲在山脚、陡崖下,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山下方向跑,逃离滚石流;⑤在行驶的车内,应抓牢扶手,躲在车内,不要下车;⑥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①③⑤
    解析:在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带,地壳活跃,是世界上地震多发带,中国、日本主要位于这里。自然灾害的发生是对人类危害极大,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仅要简单知道灾害产生的原因,更要知道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结合地理知识,提高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9.D   10.C   11.A   12.D   13.C   14.A   15.C
    暴风雪与冰冻灾害   背景材料九:进入2008年1月中旬以来,一场影响大半个中国的罕见的雨雪和冰冻等极端天气给我国的交通运输、煤电油供应等造成严重影响。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6~17题。
    16.下列天气预报符号中表示降雪的是(   )
    
    A                     B                     C                      D
    17.此次罕见的大范围长时间的雨雪冰冻天气给我国南方地区造成的灾害远比北方地区要严重地多,其主要原因是(   )
    ①恶劣天气在南方持续的时间长     ②我国地域辽阔,南方与北方的气候条件差异大
    ③南方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   ④南方地区的“防寒机制”薄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我国1月的冬季,南北方温差大,越往北方气温越低。1月北方地区的平均气温低于0℃,南方地区的平均气温高于0℃。由于南方与北方的气候条件差异大,导致了南方地区“防寒机制”薄弱,但并不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
    答案:16.D    17.D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