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民族团结 河北 王金芳 【热点综述】 我国将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中高考考试范围 新华网北京7月16日电(记者吴晶)根据教育部、国家民委16日印发的《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我国将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数的15%。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历史上看,中国自古就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大家庭,虽然几经坎坷,有矛盾,有分歧,甚至有战争,但友好交往、和睦相处是主流,历经两千多年,形成了不可分离、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共同的思想感情。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发扬良好的民族传统,从坚持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出发,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挫败了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分裂中国的企图。民族团结问题是政治学科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材链接】 1.昭君出塞 汉元帝时期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恢复了汉匈之间断绝已久的友好关系。他又向汉朝提出和亲请求,昭君出塞,进一步加强了汉匈之间的团结,发展了汉匈之间友好合作的关系。 2.张骞通西域 (1)西域: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了解西域的风土人情,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与西域各国的友好政治经济交往。 (4)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1)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 (3)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后,多次派使者向唐朝求婚,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夫妇二人为促进吐蕃的经济进步和文化发展、为密切唐朝和吐蕃的交流、增强汉藏人民的友好做出了贡献。 (4)了解“和同为一家”和“天可汗”。 4.各少数民族在缔造伟大祖国中所作出的贡献 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在公元前209年即单于位,励精图治,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使匈奴的统治进入了极盛时期。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 松赞干布是吐蕃杰出的政治家,统一了青藏高原。他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受唐文化的影响,他创造了吐蕃文字,制定了官制、兵制和法律,推动了我国广大西部地区的发展。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杰出的政治家,统一契丹各部,916年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我国北方和东北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开发。 金灭辽后,契丹贵族耶律大石来到新疆和中亚地区,建立政权,史称西辽。西辽疆域广阔,存在了80多年,它在开发我国新疆地区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贡献。 辽宋夏金时期,回鹘族在西北地区建立的西州回鹘、黑汗王朝,白族在西南地区建立了大理政权。对于我国西北和西南的开发,作出了贡献。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进而灭南宋,建立起统一的元朝,结束了晚唐以来长达四、五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促进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明朝后期,建州女真的杰出首领努尔哈赤,逐步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皇太极即位后,完成了东北地区的统一。 以上所述杰出少数民族的首领,不仅为本民族的统一,同时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5.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1)驻藏大臣的设置 ①清统治者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清初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 ②1727年,清雍正时设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事务。驻藏大臣享有行政、军事、财政、外交等大权。通过“金奔巴瓶”制度确定达赖、班禅继承人时,也由驻藏大臣督办。驻藏大臣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有利于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①18世纪中期,清平定新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1762设伊犁将军管理整个新疆。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了重大作用。 (3)1878年,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广大新疆地区。中俄谈判,19世纪80年代初,两国签约,中国收回伊犁。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6.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1)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①提出:在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实行:建立了五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补充: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③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3)1959年,西藏农奴制改革。 【命题预测】 1.我国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肯定各少数民族在缔造伟大祖国中所作出的贡献。 一些少数民族在开发边疆、统一边疆地区方面作出了贡献。如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 吐蕃杰出的政治家松赞干布、契丹族杰出的政治家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契丹贵族耶律大石、蒙古族英雄成吉思汗、忽必烈、建州女真的杰出首领努尔哈赤、皇太极等少数民族的一些杰出首领不仅为本民族的统一,而且同时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2.高度评价对民族团结作出贡献的人物 汉朝时呼韩邪单于归汉、昭君出塞,张骞出西域,班超在西域活动30年,唐太宗李世民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北方各族称他为“天可汗”。文成公主入吐蕃、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俺答汗和夫人三娘子修建呼和浩特城、清朝时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长途跋涉回归祖国。 3.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中国古代史中各民族的交往与中央政府对各民族的管理。 新中国成立后对待民族问题的原则和政策。为了共同繁荣,中央政府的一些举措。 【试题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新疆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 ) A.秦朝修万里长城 B.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C.元朝在地方设行中书省 D.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2. 有位同学暑假想要实地考察“昭君出塞”的历史遗迹,请你告诉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 A. 开封 B. 咸阳 C. 南京 D. 呼和浩特 3.昭君出塞的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已成为千古佳话。这是因为:①昭君和亲促进了汉族和匈奴族的友好相处②昭君和亲推动了汉匈的经济文化交流③昭君和亲使我国北方地区再无战乱④各族人民历来希望和睦友好相处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4. “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里有一百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百头驯良的牦牛来欢迎您!”这首民歌中的“您”所指的历史人物是 A.王昭君 B.文天祥 C.文成公主 D.渥巴锡 5.“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有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艺品和医药、生产技术书籍②令东突厥首领管理旧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③令玄奘西游天竺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6.你看过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吗?剧中人物身份复杂,萧峰是契丹人、段誉是大理人、虚竹是大宋人,还有西夏公主、吐蕃王子等。那么,该剧故事应是以下列哪一形势作为历史背景的?( )
![]() A.吐蕃 B.回纥 C.南诏 D.突厥 8.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9.统一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特征之一。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在新疆地区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 A.平定大小金川叛乱 B.设置驻藏大臣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实行改土归流 10.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 11.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要求采用汉姓,学说汉话的少数民族是(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12.下列事件发生在今新疆地区的是 ①唐太宗和武则天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②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③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④雅克萨之战(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50年前的民主改革是西藏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回答13~14题。 13.1959年9月21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通过《关于废除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决议》,决定把农奴主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分配给农奴。这一 决议的实施( ) A.使广大农奴成为土地的主人 B.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表明西藏农业合作化运动完成 D.为一五计划开始执行奠定了基础 14.民主改革50年来①西藏各族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②西藏社会取得了巨大进步③西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 ④西藏实现了全面小康( )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翻身农奴把歌唱》表达了西藏人民感激与喜悦的心情,是因为( )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的和平解放 C.西藏民主改革的完成 D.改革开放的实行 16.西藏解放五十多年来,国家向西藏自治区拨付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已达200亿元人民币,目前每年保持不少于10亿元。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为了( ) A.加强各民族团结 B.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C.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D.贯彻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17.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的下列举措中,推动了西藏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是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修建青藏公路 ③在西藏建立经济特区 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下列有关西藏历史发展史实的排序,正确的是①清朝设驻藏大臣②文成公主入藏③西藏和平解放④青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二)改错题(本题有五处错误,请在错误处下方划横线并加以更正。) 13.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439年,鲜卑族建立的前秦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后来,其首领孝文帝实行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朝和回纥的关系;辽宋夏金政权并立时期,阿保机、努尔哈赤、阿骨打等少数民族首领建立了本民族政权;元朝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满族;清朝时,土尔扈特部在其首领大小和卓的率领下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三)材料解析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取有关秦朝的哪些信息? 材料二 ![]() (2)图中A地为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什么机构的设置归属中央的?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材料三 ……这个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首先,为后代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其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 (3)依据材料三,判断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制度的评价? (4)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请你列举两项清政府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 ──《北史》 ──《贞观政要》 ──《中国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