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手机版
|
高级搜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首页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
中考论坛
搜索
检索标题
智能模糊
搜索
热门标签:
2022中考
数学知识点
化学知识点
中考政治真题
生物知识点
优秀作文
中考语文试题
化学模拟试题
中考数学试题
中考化学试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历史
>
模拟题
>
200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
http://www.newdu.com
2018-12-11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200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教科研中心 陈春云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题号
一
二
总分
21
22
23
24
得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答案字母代号填写在下表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2009年2月,考古学家在陕西韩城市发掘了一座保存完好的珍惜宋代壁画墓,首次发现了一幅生动地展现中医药研制场景的画面。回答1—3题。
1.韩城是我国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乡。司马迁的最大历史贡献是写成了
A.《史记》 B.《缀术》 C.《资治通鉴》 D.《水经注》
2.宋代绘画风格多样,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宋代旷世名作、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阎立本 B.宋徽宗 C. 李公麟 D.张择端
3.我国传统的医学称为中医学。下列医学名家都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
大贡献,其生活年代的先后顺序是
①华佗 ②李时珍 ③扁鹊 ④张仲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
4.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
其中“海内皆臣”反
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B.国家一统,中央集权
C.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D.交通发达,经贸昌盛
2009年4月1日,中法外交部同时发表《中法新闻公报》,法方承诺拒绝支持任何形式的“西藏独立”,西藏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回答5—7题
5.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开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雍正帝以后,根据中央政府的法令,清朝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①达赖 ②驻藏大臣 ③伊犁将军 ④班禅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
7.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西藏的和平解放是在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2007年,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和复方蒿甲醚被网友、专家携手评为现代中国“新四大发明”,其中杂交水稻列在首位。回答8-10题。
8.中国古代的印刷术大致经历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大阶段。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A.毕昇 B.张衡 C.蔡伦 D.王祯
9.“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则观指南针。”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0.有人说,“世界可以没有比尔·盖茨,不可以没有袁隆平。”这是因为袁隆平
A.发明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B.发明了汉字激光照排,给出版印刷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C.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实现了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D.培育和推广了杂交水稻,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福音
11.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台湾回归祖国的史实,这两次回归分别结束了哪国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殖民者的投降书
庆祝台湾光复
A.西班牙、日本 B.荷兰、法国
C.荷兰、日本 D.葡萄牙、日本
火车和飞机当今是两种最快捷的交通工具,在近代史上还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回答12—14题。
12.下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火车和飞机,其发明者分别是
“火箭号”机车
“飞行者Ⅰ号”飞机
A.瓦特、莱特兄弟 B.史蒂芬孙、卡尔·本茨
C.哈格里夫斯、卡尔·本茨 D.史蒂芬孙、莱特兄弟
13.下列关于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的火车、飞机的动力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者是蒸汽机,后者是电动机 B.前者是内燃机,后者是电动机
C.前者是蒸汽机,后者是内燃机 D.前者是内燃机,后者是发电机
14.在1909年的一次通车典礼上,有代表充满豪情地说:“筑成此路,为中国人吐气矣!”此路应是
A.京张铁路 B.唐胥铁路 C.京汉铁路 D.津浦铁路
15.2009年2月26日,圆明园被盗文物鼠首、兔首铜像以2800万欧元在法国高价拍卖。鼠首、兔首铜像被盗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今年,我们将隆重举行国庆60周年大典。下列事件均发生于60年前的1949年,其先后顺序是
①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②北平和平解放 ③举行开国大典 ④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17.下列选题,
不符合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主题的是
A.金字塔的国度 B.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
C.种姓制度的产生 D.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18.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从封闭走向开放
C.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D.从分散走向整体
19.2008年9月25日,中国神七飞天成功。为这一伟大成就提供重大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
A.爱因斯坦 B.达尔文 C.牛顿 D.爱迪生
20.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下列事件,最能表明这一点的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行 B.联合国的成立
C.独立国家联合体的结成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二、非选择题:
第21题15分,第22题18分,第23题11分,第24题16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一次,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銮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意为掌握之中)矣!”诗人赵嘏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二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材料三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明朝时考生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1)材料一、二中的“长策”和“选举制度”是指我国古代的哪一重要制度?这一制度开创于何时?(4分)
(2)材料二中,英国大百科全书和孙中山的主要观点有何相同之处?(2分)
(3)材料三中,顾炎武对八股文持什么态度?“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3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我国古代实行的这一“考试制度”。(6分)
22.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把改革开放宣称为一次“新的伟大革命”,并将这一次伟大革命与前两次改变社会性质的革命相提并论。他所说的前两次改变社会性质的革命,一次是指辛亥革命,另一次是指新民主主义及社会主义革命。
(1)分别依次写出胡锦涛所说“前两次改变社会性质的革命”的对象、指导思想。(8分)
(2)我国是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通常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其含义是什么?(4分)
邓小平曾指出,“我们的改革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不改革不行,不开放不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从性质、目的上看,“新的伟大革命”和前两次革命的不同点是什么?(4分)从体制上看,“新的伟大革命”的对象是什么?(2分)
23.和谐是人类自古至今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之一,当前我们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事件是世界走向和谐的体现,请分别写出其名称,并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
图一 欧元
图二 历史性的握手
图二 历史性的握手
图二 历史性的握手
事件名称:图一
;图二
;
图三
;图四
。
排序:
。(5分)
(2)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颁布的法律性文件分别是
和
,两者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我国开始步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康庄大道的标志是
年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载入宪法。(4分)
(3)当今和谐世界的构建仍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请结合所学,归纳出其中的一点。(2分)
24.阅读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获胜演说词,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面临着比今天更严重的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割断。”
材料二 安·尼克松·库伯已经106岁高龄了。她出生的年代,正是黑人奴隶制度解除之后,那时还没有汽车和飞机,像她一样的人仅仅因为肤色和性别就被挡在参与投票的大门之外。……当整个美国大陆都笼罩在经济大萧条的绝望之中时,她见证了一个国家战胜自身恐惧,重新崛起,“新政”不仅给美国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更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共同的价值观。……当日本的炸弹投向我们的港口,暴政威胁着这个世界时,她见证了一个崛起的民族,民主重获新生。
(1)材料一中,奥巴马所说“面临着比今天更严重的国家分裂”指的是什么事件?你如何理解林肯所说“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这句话?(4分)
(2)材料二中的“大萧条”和“新政”分别指的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何关系?(5分)
(3)指出材料二中“暴政”的含义以及“民主重获新生”后逐渐形成的时代的主题。(4分)
(4)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你认为他的当选与林肯有关吗?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A 2.D 3.C 4.B 5.C 6.B 7.C 8.A 9.B 10.D 11.C 12.D 13.C 14.A 15.B 16.C 17.B 18.D 19.A 20.D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5分,第22题18分,第23题11分,第24题16分,共60分)
21.答案要点:
(1)科举制度,开创于隋朝。(4分)
(2)都认为考试制度起源于中国。(2分)
(3)态度:抨击(否定)。(1分)事件:秦始皇坑儒。(2分)
(4)创立和完善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成为世界各国考试制度的源流;笼络了大批优秀人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使威胁中央集权的离心因素难以产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4分,答出四点即可)但明朝以后,实行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才智,不利于社会进步。(2分)
22.答案要点:
(1)辛亥革命:对象是君主专制制度;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4分)新民主主义及社会主义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或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4分)
(2)含义:“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4分)
(3)性质:前两次革命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改革开放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分)目的:前两次革命是夺取政权(或改朝换代);改革开放则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分)“新的伟大革命”的对象: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2分)
23.答案要点:
(1)图一:欧盟的成立(或欧洲一体化);图二:巴以达成和解(或中东和平出现曙光,或拉宾与阿拉法特为和平共存而握手);图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或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图四:尼克松访华(或中美关系正常化)。(每个1分,共4分) 排序:图三→图四→图二→图一。(1分)
(2)文件:《独立宣言》、《人权宣言》;(2分)共同思想:自由(或民主、平等)。(1分) 时间:1999年。(1分)
(3)霸权主义(或局部战争、民族冲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恐怖主义等)。(1分)
24.答案要点:
(1)事件:1861年南方蓄奴州组成“南方同盟”,分裂国家,挑起内战。(2分)理解:林肯认为南方和北方的人民是朋友,属于同一个国家——美利坚合众国,他不允许国家分裂。(2分)
(2)分别指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2分)两者间存在因果关系:罗斯福在经济危机中当选总统,其“新政”目的是摆脱经济危机;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3分)
(3)含义:法西斯统治(或法西斯主义)。(2分) 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2分)
(4)有关。(1分)正是由于林肯解放了黑人奴隶,黑奴的后裔在今天才有可能当选总统,来拯救美国。(2分)
[评分说明]
非选择题的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文字表述,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均可酌情赋分。每小题得分不能超过本题的总分。
作者简介:
陈春云,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教科研中心科研部主任兼历史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研员,省创新教育先进个人,市终身教学能手,国家教师科研基金规管办学术委员,省教育学会理事,《新课程》编委,发表专业论文及教辅文章300多篇,主编参编著作20多部,获省、市政府教学成果奖等市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30多项,入选市基础教育专家资源库,多次参加中考命题工作,擅长教学法和评价研究,被誉为“中考命题及教学法研究专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上一篇:
2008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七)
下一篇:
2014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二)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栏目列表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随便看看
2012中考语文辅导之记叙文试题精选(
中国历史长河大事年表总结(三)
学校的环境污染有哪些
天下第一鲜(南通名菜)
家长必读:中考前饮食八大注意事项
中考营养食谱:冬菇虾米豆腐煲
2018中考第一天营养食谱推荐
中考语文考点归纳:文言文与白话文
2014中考高分作文系列训练--美好言
2014中考语文总复习——口语交际就、
中考语文
综合辅导
基础知识与运用
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
古诗词
名句名著
语文素材
题型、解题技巧
中考作文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数学
综合辅导
数学公式
数学定理
题型、解题技巧
学习方法
代数
几何
函数
圆
三角函数
知识点总结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英语
综合辅导
英语语法
英语阅读
英语词汇
英语写作
英语听力
学习方法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物理
综合辅导
物理方法
物理公式
力学
光学
电学
热学
声学
学习方法
知识点总结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化学
综合辅导
物质构成
化学方程式
酸碱盐
溶液
碳与金属
化学实验
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法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政治
综合辅导
政治知识
心理健康
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案、课件
答题技巧
学习方法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中考历史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地理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中国地理
世界地理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生物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生物与生物圈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历史与社会
综合辅导
试题
备考经验
经验交流
学习方法
常见问题
家长必读
心理指导
考生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