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贞观政要》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云南省中考题)

http://www.newdu.com 2019-04-29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二)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9-13题。(12分)
    【甲】
    ①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
    ②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③ 人恒过, 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贞观1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2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 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3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4,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5
    【注释】1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2存:抚恤。3耽:沉溺。4九重:深宫之内。5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必先其心志(     )(2)行乱其所为(       )
    犹割以啖腹(     ) (4)若耽滋味(        )
    10、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管夷吾举世/皆以美徐公   B、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时有物外之趣
    C、曾益所不能/如土石何     D、故卿等为朕耳目/辍耕垄上
    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3段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甲】文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开头先A ,接着提出了担任治国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炼的观点,然后从正反两面进行推论,最后概括出B的中心论点。【乙】文太宗认为“为君之道”首先要C。(3分)
    13、【甲】【乙】两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都提出了治国的观点,这些观点有何异同?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必先其心志(     )(2)行乱其所为(       )
    (3)犹割以啖腹(     ) (4)若耽滋味(        )
    【参考答案】1)使痛苦(2)违背(意愿)(3)大腿(4)喜欢,特别爱好
    10、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管夷吾举世/皆以美徐公    B、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时有物外之趣
    C、曾益所不能/如土石何     D、故卿等为朕耳目/辍耕垄上
    【参考答案】B
    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3段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以后才能(注意)改正。
    12、【甲】文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开头先A ,接着提出了担任治国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炼的观点,然后从正反两面进行推论,最后概括出B的中心论点。【乙】文太宗认为“为君之道”首先要C。(3分)
    【参考答案】A:列举事例;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先抚恤百姓(心存百姓)
    13、【甲】【乙】两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都提出了治国的观点,这些观点有何异同?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同:都强调了治国需贤臣辅佐这一内因。甲文强调朝廷要有严格执法、直言敢谏的贤士;乙文强调贤臣犹如君主的耳目,要用心操劳国事。异:甲文还强调外因也能导致亡国的观点,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国家就会灭亡。而乙文没有涉及外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