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17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题)

http://www.newdu.com 2019-04-30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5~19小题,共10分)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他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在网络上引发了如潮点赞。在某种程度上,李克强总理是在代表千千万万的网民发声,是在为面临网络服务质量不佳与资费过高的用户“维权”。李克强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不仅关系到普通用户的体验与感受,更可能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程与谁能抢得有关领域的制高点。
    材料二如今,手机款式不断翻新,功能不断增多。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农村学生使用手机也逐渐多了起来,一年前只有10%,现在已达到40%以上。手机进校园,不仅浪费了学生许多学习的宝贵时间,影响听课效率;容易滋生事端,学风涣散,还严重败坏考风,各种事故防不胜防。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意大利2007年起就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芬兰禁止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否则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2009年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禁
    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制定高中学生“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同年8
    月,印度教育中央委员会要求中学将手机禁用范围从教室扩展至整个校园;2009年10月9 日,法国参院通过法案,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在中国,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
    材料三
    中国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统计图表
    
    15.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是:总理敦促网络提速降费。
    B.国内外都认为,手机进校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C.手机的使用如此普遍,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之快,国民经济越来越活跃。
    D.我国对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16.你从材料三的调查图表中得出了什么结论?(2分)
    答:                   
    17.“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答:                   
    18.以上材料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2分)
    答:                    
    19.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看法和建议。(2分)
    答:                   
    答案:
    15.C
    16.(2 分)中国大多数中小学生几乎每天都上网,且接触网络的年龄偏小(1 分);上网主要是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和玩游戏为主。(1 分)(意思接近即可)
    17.(2 分)不能删去。“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在这里起限制作用,说明了中国城市学生手机使用率之高,但并不是全部。删去后则绝对地说明中国城市学生人手一机,这与实际不符。所以,用了“几乎”一词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几乎”释义1分,说
    明理由1 分。只回答了能否删去,没有阐述理由,不给分)
    18.(2 分)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引用等等。(写出一种说明方法,给1
    分;分析其作用给1 分)
    19.(2分)开放性作答,可以赞同,可以反对,但要言之成理,有理有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