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市长和女儿、一个女市长的遗愿 阅读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5-10 好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甲)市长和女儿
    ①马市长吃罢午饭,在客厅中悠闲地品着茶。女儿笑盈盈地走过来:“爸,我想跟您请教个问题。”“有什么事,就直说罢。”“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女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马市长放下手中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确实挺差,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想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②女儿诡秘地笑了笑:“不过,我认为应该表扬的是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③“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道。
    ④“是您老人家呀!”
    ⑤“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乙)一个女市长的遗愿
    ①她仰卧在床上,肩背被高高的枕头垫起,可依旧呼吸困难。’她嘴张得老大,脸色惨白。
    ②床前,静立着看护的人,大夫、护士、秘书、丈夫、上小学的女儿芳芳及揣着笔记本的记者。
    ③大夫俯下身仔细地听了她的心跳,然后,缓缓地立起,抬腕看看表,向秘书投去一瞥,那意思是极明白的。难道她就这样地去了?真有点不敢相信。她本是精力充沛的女人。她还没有过45岁,在中级领导层中,她是年富力强的。她担任市长两年多来,使这个小小的江滨城市发生不小的变化:整洁的市容,翻番的产值,还有兴修那为人所不齿却一刻也不能疏忽的公共厕所……她为这个城市耗尽了心血。
    ④她本不该这样早早地离去。倘若不是洪水陡涨,倘若不是堤坝决口……
    ⑤她要去了,就这样默默躺在自家的床上,室内,回旋着悲凉的哀思。
    ⑥她却不肯瞑目,眯缝的眼里透出一种光来,这是一种寻觅和切盼之光。张着的嘴微微翕动,似有话语交代。
    ⑦众人一阵迷惘。他们环视卧室,想找些所需之物了却她的遗愿,以此慰藉这颗即将停止跳动的心。
    ⑧秘书速给她常年不离手的提包,那里面装有她批阅过的各类文件,她却依然瞪着眼。
    ⑨大夫递过几粒药片。她还是睁着眼。
    ⑩是想得到点闪光的言语吧,记者将耳朵贴近她的嘴唇,却一无所获……    
    ⑪大家失望了,谁能探索到这个市政府最高女官员的内心奥秘呢?
    ⑫她的丈夫默默地将女儿引至床沿。像是一种回光返照,她脸上突然有了生气,垂着的手缓缓移动,费力地攥住女儿的前襟,随后她闭上眼睛,溘然仙逝了。
    ⑬记者轻轻地为她放平枕头。这时,他发现枕头下面压着一个绿皮笔记本。大家打开一看,里面是她的防汛日记,在最末的一页,醒目地记着一条:今晚要为芳芳钉扣子!
    ⑭刷——目光射向芳芳的衣襟:上面的衣扣已经脱落了两颗。大家记得,那天夜晚,女市长倒在洪水中了。
    ⑮泪,漫过众人的眼眶……
    1.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甲)、(乙)两篇小说的内容。(2分)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甲)文结尾马市长说“这绝对不行!”,“这”指代的是什么?(3分)
    3.小说(乙)文⑥段中说女市长“似有话语交代”,结合语境,请你补写出她想要交代的话。(3分)
    4.小说乙④段中画线句子用了动作(细节)描写,其中哪个动作(细节)最让你感动?为什么?(3分)
    5.请你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二位市长的形象。(4分)
    答案:
    1.(甲):马市长不同意女儿下乡工作。
    (乙):女市长因抗洪殉职留下一个遗愿。
    ((甲)、(乙)各1分,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即可得分)
    2.女儿放弃清闲的工作,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表述不同但内容一致即可得满分)
    3.芳芳,妈妈想为你钉扣子。(答案必须含有钉扣子的意思,否则不得分)
    4.答案必须针对动作(细节)描写,写出自己被感动的原因,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5.马市长:嘴上时刻谈着国家利益,思想深处却自私自利,表里(言行)不一。
    女市长:身居官位,情系百姓,舍小家顾大家却又不乏母爱的好干部、好母亲。
    (各2分,能概括出主要形象特点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