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口技 卖油翁(2015泸州中考)

http://www.newdu.com 2019-05-10 好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15·四川省泸州卷】
    (一)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二)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加点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微笑,默叹,以为妙          绝:极点  
    B.中力拉崩倒之声              间:夹杂
    C.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        矜:矜持  
    D.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之    颔:点头赞许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于厅事东北角             高祖因以成帝业  
    B.手有百指,不能指一端     真无马邪
    C.取一葫芦置于地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有卖油翁释担立           野芳发幽香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口技》中反复使用数词“一”和“百”,道具之少与声音之多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写出了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B.《口技》中对犬吠,妇人欠伸,夫呓语,儿啼,夫醒,大儿醒且絮絮不止一系列细节的描写,使听众如临其境。
    C.《卖油翁》中陈尧咨射箭技艺“当世无双”,卖油翁看他射箭却是“睨之”“微颔之”,是因为卖油翁精通射箭。
    D.两文都写人的高超  技艺,前篇用正面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了口技之妙;后篇寥寥数语就写出了倒油技术的娴熟。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3分)译文:__________
    (2)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3分)译文:__________
    5.阅读下列文言短文,用“/”为画线句子断句,只能断8处。(4分)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节选自《晋书》)
    【答案】
    1.(3分)C
    2.(3分)D
    3.(3分)C
    4.(6分)(1)(3分)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2)(3分)康肃公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武艺!“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
    5.(4分)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晒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