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记承天寺夜游 湖心亭看雪(2016河池中考)

http://www.newdu.com 2019-05-10 好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16·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卷】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__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无与为乐者(想念,思念)       B.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共同)
    C.与余舟一(小草)               D.余强饮三白而别(大酒杯)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或  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相与步中庭               天将降大任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C.余强饮三大白别           溪深鱼肥(《醉翁亭记》)
    D.问姓氏,是金陵人         门人甚众(《劳山道士》)
    3.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
    4.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
    5.古游记大多较简。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甲乙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闲”,乙文着重“痴”,你是如何理解这“闲”与“痴”的?(2分)
    答:_______________
    1.A
    2.C
    3.D
    4.⑴庭院地面如积水一般清澈透明,(那)水中藻、荇交织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⑵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只见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下全是白色。
    5.苏轼的一个“闲”字,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乐观豁达的感情,都包含其中,意味深长;而张岱的“痴”表现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充分彰显了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