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①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②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③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④。 (《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节选) 【注释】①弭(mǐ):消除。②鄣:阻塞。③壅(yōng):堵塞。④彘(zhì):晋地名,在今山西省霍县。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⑴时时面间进 ( ) ⑵期年之后 ( ) ⑶厉王虐 ( ) ⑷国人谤王 ( ) 2.选出下列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2分) A.能谤讥于市朝 受任于败军之际 B.门庭若市 愿为市鞍马 C.乃不敢言 若无兴德之言 D.于是国人莫敢出言 问今是何世 3.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4分) ⑴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⑵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4.【甲】文中邹忌以家比国,劝谏齐威王;【乙】文中召公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语句作答)形象地说明广开言路的重要性。(2分) 5.【乙】文中周厉王的做法,带给你什么启示?(2分) 【答案】 1.(1)偶尔 (2)满一年 (3)暴虐(残暴) (4)指责 2. A 3.(1)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来朝见齐国。(2)国都的人没有感说话的,在路上碰见只用眼神示意。 4.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5.参考示例: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并能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意见或建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