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街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嘉祜二年,李侯以镇东军留后出守庐州,因游金陵,登蒋山,饮其水。既又登浮槎,至其山,上有石池,涓涓可爱,盖羽①所谓乳泉、石池漫流者也。饮之而甘,乃考图记,问于故老,得其事迹,因以其水遗余于京师。余报之曰:李侯可谓贤矣。 夫穷天下之物无不得其欲者,富贵者之乐也。至于荫长松,籍丰草,听山流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而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动其心。或有欲于心,顾力不可得而止者,乃能退而获乐于斯。彼富贵者之能致物矣,而其不可兼者,惟山林之乐尔。惟富贵者而不可得兼,然后贫贱之士有以自足而高世。其不能两得,亦其理与势之然欤。今李侯生长富贵,厌于耳目,又知山林之乐,至于攀缘上下,幽隐穷绝,人所不及者皆能得之,其兼取于物者可谓多矣。 (节选自欧阳修《浮槎山水记》) 【注】①羽:指陆羽,唐代著名的茶学专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觥筹交错 觥:____________ (2)树林阴翳 翳:____________ (3)因以其水遗余于京师 遗:____________ (4)荫长松,藉丰草 藉: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杂然而前陈者 登轼而望之 B、颓然乎其间者 安陵君其许寡人 C、李侯以镇东军留后出守庐州 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 D、彼富贵者之能致物矣 吾妻之美我者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而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一动其心。 4、填空(3分) 甲、乙两文都在写“乐”,甲文主要侧重于写滁人的__________________与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主要侧重于写李侯的__________________。 5、乙文中作者写“富贵者之乐”的用意是什么?请很据选文内容溉括回答。(3分) 【答案】 1、(1)酒杯(2)遮盖(3)赠送(4)枕、垫或踩、踏 2、D【解析】A、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B、其,代词,他们/助词,加重语气。C、以:介词,凭借/连词,来。D、之:皆为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3、(1)醉了能够同大家一同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2)(并且那些隐居山林之人看待天下的乐趣,没有一样能使他们动心。 4、宴酣之乐乐人之乐(或与民同乐)山林之乐 5、将富贵者之乐与山林之乐做对比,突出了李侯能够同时获得更多的乐趣,表现了他的贤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