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自谪巴陵,愤郁颜见辞色。范仲淹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仲淹,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故人耳。 (选自《过庭录》)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 (3)正患无隙以规之 _____________ (4)恐后贻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给乙文中划线语句断句。(2分) 范 仲 淹 与 之 同 年 友 善 爱 其 才 恐 后 贻 祸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 4.请联系甲乙两文分析概括范仲淹撰写《岳阳楼记》的目的。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怎样的思想境界?(4分) 【答案】 1. (1)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2)没有 (3)规劝 ,劝诫 (4)遗留 2.范 仲 淹 与 之 同 年 / 友 善 / 爱 其 才/ 恐 后 贻 祸 3. (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滕子京依仗着有才华,遭到许多人的嫉妒, 4.目的:规劝和勉励滕子京思想境界:范仲淹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