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2019年中考语文重点知识梳理汇总

http://www.newdu.com 2019-05-11 初三网 王蕊 参加讨论

    语文知识点是可以帮助到大家提高成绩的,下面初三网小编就大家整理一下2019年中考语文重点知识梳理汇总,仅供参考
    2019年中考语文重点知识梳理汇总
    1知识点梳理
    纪年法。
    (1)公元纪年法。
    (2)皇帝、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
    (3)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除10)4,5,6,7,8,9.,0,1,2,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除12)4,5,6,7,8,9.,10,11,0,1,2,3
    计算方法:用公历年代除以10,余数为天干顺序。
    用公历年代除以12,余数为地支顺序。
    例如:1919年,农历年号,天干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0,余数为1,对表“1”为“辛”;地支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2,余数为3,对表“3”为“亥”,那么1919年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发生在1919年。
    1中考语文知识点:修辞手法的辨析与作用
    修辞手法是初中阶段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修辞方法类的试题主要考查辨析和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也常将辨析与运用结合在一起,其考查方式由选择题为主体变为选择题主观题并存,而且主观题有逐步加大的趋势。下面简单概括了八种修辞手法的含义和作用:
    比喻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格。例如: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就好像不用电源的灯。(抓住星星月亮会发光的特点,将星星和月亮比作不用电源的灯)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比拟把人当物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例如: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拟物);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作用:增加了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语言富感染力。
    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例如:我们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指抽象的平均主义)
    1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译文:说话一定守信用,行动一定坚决果断。
    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译文: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译文: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1孔子名言名句大全(二)
    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译文: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译文:(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